边走边读懂昆明 4条Citywalk线路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4-04-25 23:12  浏览量:9

掌上春城讯 4月26日,“潮尚春城·共阅繁花”——爱“阅”之城昆明新型文化空间漫游活动在昆明举行。记者跟随“寻历史 追溯文化之源”线路,走进大观公园、西南联大博物馆、陆军讲武堂、云南省博物馆。在行走间近距离感受历史为昆明留下的痕迹。

第1站: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23万余件藏品,包括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帖、邮票及各类工艺品……云南省博物馆展现了云南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保护和传承着云南的宝贵文化精髓。

走进图书馆内,有专门的解说员为此次参观的嘉宾们讲解博物馆内的历史文物,参观过程中,嘉宾们了解了云南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中,1972年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是最出名的代表性杰作。牛虎铜案对于研究古滇国的民俗史、农牧史、冶金史、美术史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古滇国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古滇文化大约从公元前12世纪前后持续到公元3世纪初,其出土青铜器种类之丰、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

第2站:西南联大博物馆

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嘉宾们齐聚一起,共同观看西南联大校训精神,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观摩西南联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感受西南联大辉煌的时代。

据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与文化命脉,原设在平津的北方著名三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南京陷落,日军溯江而上,武汉震动,危及长沙。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西迁入滇,4月抵达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至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大前后共计培养过8000多学生。西南联大在昆的八年,倾心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第3站:云南陆军讲武堂

翠湖之畔,挺立着一幢黄墙灰瓦建筑,这是一代军事传奇的发源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35年为近代中国输送了近万名军事人才,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持续贡献力量,是名扬海内外的“将帅摇篮”“革命熔炉”。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嘉宾们走进了讲武堂的历史。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那些英勇的战士们,他们的热血与青春,为国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歌。

陆军讲武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讲武堂的每一砖一瓦,每一窗一棂,都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那种坚毅不屈的品质。

如今,翠湖之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依旧保留着当初建校时的模样,见证着云岭大地的沧桑巨变,述说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第4站:大观公园

大观楼是大观公园的标志建筑,始建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现存建筑为同治三年(1864)改建,楼濒临滇池,可揽湖光山色之胜。而且现在也作为免费公园开放了,大观公园是作为拥有着“四大名楼”经典景区。

嘉宾们走进大观公园,随即感受到公园面积很大、与滇池相接,水面面积较大,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水面环绕、楼外有楼、百花争艳、曲堤烟柳,很有情调。大观楼面临滇池,为一座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登上这座阁楼,远远望去,整个滇池风光尽收眼底。

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来此游览,情之所至,创作180字长联状景怀古。上联尽显滇池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一气呵成、文采飞扬,极具感染力,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现悬挂于一楼南门两侧。此后,大观楼也因此为天下人知晓,并跻身中国名楼之列。

此次活动旨在让嘉宾与市民游客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打卡新型文化阅读空间,亲身体验阅读与城市的真切接触。活动共设计3条参观体验路线和7条自由行路线,邀请大家体验,一同去了解昆明、走进昆明、爱上昆明。

掌上春城记者:何葭凝
责编:张曦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