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早睡早起是错的?医生强调:到了冬季,老年人睡觉注意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5-01-09 14:36 浏览量: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冬天的夜晚格外漫长,寒冷的空气总是让人觉得一切都慢了半拍,而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早睡早起似乎成为了一种不可撼动的生活习惯。有没有可能正是这一“健康作息”让一些老年人陷入了健康的隐患,却毫不知情?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问:难道我们一辈子养成的作息规律错了?答案并非简单的“对”或“错”,而是要看实际情况和身体需求。
尤其到了冬季,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适应能力与年轻人完全不同,如果一味追求早睡早起,不仅未必能改善睡眠质量,反而可能打乱身体的自然调节能力。
比如,有些老人因为天冷早早躺下,结果夜里频繁醒来,甚至在清晨感到手脚冰凉;也有一些人天刚亮就起床活动,结果在冷空气中发生了心血管问题。
所以,问题不在于早睡早起本身,而在于“老年人是否在冬天仍需要遵循这种传统作息?”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到了冬季,气候条件和生理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老年人在睡觉这件事上反而需要格外注意细节。
人体有一个自然的节律,这个节律和日光、气温密切相关,如果入睡时间和人体内的“生物钟时间”不吻合,就容易出现睡眠片段化,也就是夜里频繁醒来,甚至彻夜难眠。
我有一位退休的园艺师患者,冬天,他每天六点钟天刚黑就上床,结果半夜两三点就醒了,再也睡不着,白天又觉得困得不行。
他自己还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直到一次流感季节,体质下降,连续生病,才意识到问题出在作息上。
研究也显示,老年人虽然需要的睡眠时间略少于年轻人,但更重要的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睡眠节律,早睡并不能“攒健康”,反而可能让身体的自然调节机制变得混乱。
一位出租车司机退休后依旧保持早起的习惯,冬天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晨练,他觉得这样可以锻炼身体,但一次突如其来的胸痛让他不得不改变这个习惯。
他接受了建议,调整了起床时间到早上七点半,晨练改为稍晚一些的上午十点以后,从此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问题。
很多人忽略了,老年人在冬天清晨醒来的时候,身体实际上还处于一种“半冷启动”的状态。
夜间新陈代谢减慢,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早晨起床过快或者活动过早,可能让心脏和血管猝不及防地承受额外的压力。
一个长期生活在北方的退休教师,习惯睡前把电热毯开到最高档,让床迅速变暖,但总感觉半夜睡得不踏实,甚至会醒来觉得喉咙干、鼻子堵。
后来她尝试在睡觉前半小时开电热毯预热,睡觉时关闭,再搭配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情况才有了改善。
研究表明,适当保持卧室的温度在18℃到20℃之间,湿度控制在50%左右,是冬季睡眠的最佳环境,与其依赖电热毯,不如多盖一层薄而保暖的棉被,让身体能够自然调节温度。
的确,短暂的午睡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午睡时间一旦过长,尤其是超过一个小时,反而会破坏夜间的睡眠质量。
一位曾经从事行政工作的老人,退休后生活节奏变慢,习惯每天午饭后睡上两三个小时,结果发现晚上越睡越晚,早上又起不来,整个生物钟完全被打乱。
后来她控制午睡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发现夜里能睡得更深,早上也不再感到困倦。
尤其是在冬季,人体的生物钟对光线的敏感性更强,白天长时间的睡眠会让体内的“昼夜节律”变得紊乱,因此,午睡虽然好,但一定要适度,建议保持在20到30分钟之间即可。
老年人睡觉前喝水,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肾病、糖尿病或者前列腺问题的老人,睡前喝太多水,会让膀胱负担加重,夜间反复起夜,导致睡眠片段化。
一位从事体力劳动的老人,冬天常常担心干燥会让身体缺水,睡前总是喝两大杯水,结果一晚上跑四五次厕所,白天整个人都无精打采。
后来他调整了饮水时间,把大部分的水量安排在白天,晚上只在睡前半小时小口抿几口,从此夜尿次数明显减少,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
睡觉时姿势不当有一位农民,冬天习惯蜷缩着睡觉,觉得这样更暖和,但总觉得醒来时背部酸痛,膝关节也僵硬得厉害。
后来医生建议他尝试侧卧位,膝盖夹一个小枕头,逐渐改善了睡觉时的姿势,疼痛症状也有所缓解。
冬天睡觉时可以在膝盖、腰部等关节部位适当加垫柔软的支撑物,这样不仅能保持身体的舒适,还能避免夜间出现“落枕”或者肌肉僵硬的问题。
老年人到了冬季,睡觉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隐藏了许多健康的细节,从作息时间到环境调整,从饮食习惯到睡姿,每个细节都可能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状态。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身体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追求“健康作息”的刻板印象,冬季的健康睡眠,不在于早睡早起,而在于是否真正让身体得到舒适和放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早睡早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哲,张翼,龙文军,等.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及心率变异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