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人血压多少为正常?非得低于140/90mmHg?医生告诉你答案
发布时间:2025-01-12 06:37 浏览量:1
#一起健康过新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人到七十,身体这台“老机器”总免不了出现些小毛病,尤其是血压,很多人都把它当成老年健康的风向标。一些老人一听到“140/90mmHg”,就像听到了警钟,觉得必须压到标准线以下才算健康。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医生今天就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70岁老人的血压,到底多少才算正常,真的需要一刀切吗?
血压的“标准线”从哪里来的?
说到血压,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140/90mmHg”。的确,这个标准是国际公认的高血压诊断线。
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了这个标准,后来也被多国医疗指南采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普通成年人,并没有特意针对老年群体。
为什么是140/90mmHg呢?这是因为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压超过这个值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比如,高血压会让动脉血管像“老化的水管”一样变得又硬又脆,还容易堵塞,最终导致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后果。但问题来了——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套用这个标准吗?
老年人的血压该“因人而异”
7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状况和年轻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血压的管理策略也不能“一刀切”。原因很简单,身体的“老零件”耐受性变弱了。
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动脉壁变硬,血压自然会有所升高。这时候,适度的高血压反而可能有助于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201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发布的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收缩压(高压)可以控制在150mmHg以下,而不再强求“140/90mmHg”。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版)也提出,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目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个体化管理是关键。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身体是自己的,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压的“舒适区”比绝对的标准值更重要。
血压太低也不是好事
有些老人听到医生建议控制血压,就一门心思往低了压,觉得只要血压低就等于健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医生曾经接诊过不少血压过低的老年人,他们的症状常常很相似:头晕、乏力,甚至在起身时一阵天旋地转,摔得鼻青脸肿。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血压降得太猛、太低,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医学上有个名词叫“直立性低血压”,指的是人在由坐姿或卧姿变为站立时,血压骤然下降,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神经调节功能退化,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研究表明,血压过低的老年人,发生脑卒中和心脏病的风险甚至可能比高血压患者还要高。
所以,控制血压一定要适度,不能一味追求“越低越好”。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收缩压控制在130-150mmHg之间,舒张压不低于70mmHg,是比较理想的范围。当然,这个范围也不是铁板一块,还需要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来调整。
如何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健康?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怎么知道自己的血压算不算正常?”其实,判断血压健康与否,不仅仅看数字,还要结合以下几点:
平时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胸闷、乏力等。如果没有明显症状,血压略高一些可能问题不大。
血压的波动幅度:老年人的血压往往会随情绪、天气、运动等因素波动,只要波动幅度不大,就不用过于担心。
是否伴随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等。如果有这些基础病,血压的控制目标可能需要更严格一些。
动态血压监测:有条件的话,可以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一天24小时的血压变化,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血压情况。
生活调理比吃药更重要
说到高血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降压药。其实,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生活调理的作用往往大于药物治疗。以下几条建议,简单但很管用:
饮食要清淡:少盐是老生常谈,但真的很重要。建议老年人每天摄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可以用醋、柠檬汁等调味品代替部分盐。
适量运动:俗话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适当的运动能让血管更加灵活。比如散步、太极拳、缓慢的游泳等,都适合老年人。
保持情绪稳定:血压跟情绪有很大的关系,生气时血压会“蹭蹭”往上飙。所以,老年人要学会调节心情,别为琐事操心。
规律作息:熬夜对血压的影响很大,老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定期测量血压:家里备个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两次血压,记录下来,方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降压药一定要怎么吃?
有些老人对降压药有抵触情绪,觉得“一旦吃上了就停不下来”,于是宁可扛着也不肯吃药。其实,这是对降压药的误解。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降压药并不会让人“上瘾”,长期规范用药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不能随便听信别人推荐。比如,有些药物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有些则可能导致心率过慢,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70岁老人的血压管理,绝不是简单的“高了就降,低了就升”。它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找到那个最适合的“平衡点”。科学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安全范围内,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血压,才能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参考资料: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2018)》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老年人血压管理的相关建议 《柳叶刀》杂志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