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医院完成华南地区首例外周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

发布时间:2025-01-15 12:18  浏览量:12

文章转载自:Clinic門诊腔内血管

2024年12月30日,一名88岁老年女士(化名黄女士)顺利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使用乐普医疗ThorCrack®外周血管内冲击波系统完成右下肢髂动脉至股浅动脉段的血管狭窄闭塞开通手术,预示着医院在下肢动脉血管重度钙化狭窄闭塞病变的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Clinic門诊腔内血管

耄耋之年患反复关节痛10余年,右足溃疡3个月

88岁的黄女士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关节疼痛,主要为双侧掌指关节、双足跖趾关节疼痛,伴红肿,呈游走性发作,于外院诊断痛风性关节炎。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第一二足趾溃疡,伴疼痛,有白色分泌物流出,伴双下肢小腿皮肤瘙痒及红色皮疹,无肢体麻木、乏力,无行走困难。最终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右足足趾破溃。

术前检查,选择针对性的高效治疗方案

患者术前的CT显示:双侧骼动脉、下肢动脉走行规则,管壁不均匀增厚、散在多发钙化。右侧股浅动脉多发钙化、混合斑块形成,管腔呈不均匀中重度狭窄,局部次全闭塞可能。

1. 术前CT平扫

2. 术前CT(矢状位)

东莞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陈泉教授、张志成教授、袁广庆教授团队选择采用乐普医疗的ThorCrack®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技术对右侧股浅全程进行扩张。乐普医疗的外周冲击波系统采用体外碎石术和PTA球囊技术相结合,在设备的配合下,可以向靶病变输送脉动机械能,可以同时破坏浅表和深层钙质,并最大限度的减小软组织损伤,低工作压力(4atm)下稳定地释放冲击波,高效处理血管内钙化,实现血管重塑。

术中遇难题,术者尽显扎实高超介入手术技巧

手术经左股动脉穿刺,造影后见:腹主动脉下段右骼动脉开口水平中-重度狭窄,右髂动脉、股总、股浅动脉多发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局部存在中-重度狭窄,其中右股浅动脉中段局部基本闭塞。

3. 右侧股浅段闭塞

导丝多次尝试未能顺行真腔通过,遂于右股浅动脉远端使用微穿剌针逆行穿剌成功后使用导丝配合小直径球囊逆行开通至右股总动脉,造影明确后经左股动脉入路送入抓捕器对导丝进行抓捕建立双向工作通道。

4. 建立双向通道-逆穿技术

ThorCrack®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技术助力手术

建立双向通道后,经左股动脉入路送入球囊序贯对右股浅动脉全段、右骼动脉进行扩张,后使用ThorCrack®外周冲击波球囊导管对右股浅动脉全程进行血管内碎石及扩张,后再使用紫杉醇药物涂层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对右股浅动脉全程、右髂动脉进行扩张。

5. 冲击波球囊血管内碎石扩张

术后造影:病变血管明显改善

再次造影见右髂、股浅及胭动脉管腔较前明显改善,右小腿及右足血供较前明显改善。最后使用球囊对腹主动脉下段右髂动脉开口水平进行扩张,扩张后再次造影见该病变段管腔较前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状况良好。

冲击波球囊技术科普

冲击波球囊技术,源自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碎石原理,经过结合球囊成形技术的创新发展,成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冲击波球囊会发出和钙化病变相似波长的冲击波,利用共振原理震碎钙化病变,在不损伤血管和支架的同时达到优异的处理效果。其特点是“遇刚则刚、遇柔则柔”,能够实现钙化斑块的有效扩张,保护正常血管壁软组织,而且在血管夹层、穿孔、慢血流和无复流等发生率低于旋磨、准分子激光等其它技术手段,是一种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新兴技术。

科室简介

东莞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是全国大型综合医院中最早拥有独立的介入病房、介入手术室和介入门诊的科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手术开展的范围上已跻身全国同级医院前列,尤其是在下肢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方面,已在省内居于前茅地位。学术上,全科人员积极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主持或主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科研氛围热烈。借助我院先进的DSA、CT、 MRI等医学影像设备与科室人才团队发展,介入与血管外科医疗能力达到区域领先水平,并正在迅猛朝前发展。

专家简介

陈泉教授

东莞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个人简介:2007年于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医科大学血管外科专业博士毕业。

师从于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景在平教授,曾赴法国亚眠医疗中心血管外科学习深造。2008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成立甘肃省首家血管外科,率先开展了多项血管外科的新手术、新技术,填补了甘肃省多项血管外科技术空白。在甘肃省血管外科专业领域有多项突破创新,获得社会各界好评。擅长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胸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动脉疾病的微创腔内手术治疗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多篇论文。担任《中华血管外科杂志》、《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出诊时间及地点:

逢周二上午,普济院区血管外科门诊

逢周三上午,特需门诊血管外科

逢周四上午,红楼院区中心门诊

张志成教授

东莞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从事一线临床工作至今,从事介入诊疗工作10余年。对肿瘤的介入综合治疗、下肢动静脉病变介入治疗,尤其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担任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东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门静脉高压症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委员。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持完成市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市级重点课题1项。

袁广庆教授

东莞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东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兼委员,世界肿瘤消融协会(WTAA)创始会员,亚洲冷冻学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能介入医学分会委员,东莞市抗癌协会委员。在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外周动静脉疾病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等领域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肝血管瘤、肝癌的介入及消融治疗、门静脉高压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输液港植入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出诊时间及地点:

逢周一上午,红楼院区肿瘤中心门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