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人造蛋”流入市场,成本只要一毛钱?提醒:这4种鸡蛋,真的应该少吃
发布时间:2025-01-15 16:22 浏览量:16
大量“人造蛋”流入市场,成本只要一毛钱?提醒:这4种鸡蛋,真的应该少吃
李奶奶退休后可是个养生达人,每天的乐趣就是在网上搜寻各种养生小妙招。
最近她刷到了两位心仪的营养师发布的视频,却让她心里犯起了嘀咕。
原来,张营养师在视频里大力推荐老年人每天吃一个水煮蛋,说是能补充优质蛋白质,让身体更加硬朗。
可是,王营养师的视频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说,一天一个水煮蛋可能会导致胆固醇过高,对肝脏造成负担。
这下李奶奶可真的犯了难,她心里琢磨着:“这两位营养师说的都有道理,可到底该听谁的呢?”
其实,有很多人和李奶奶一样感到困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关于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的说法层出不穷,网上关于鸡蛋相关的种种传闻,更是让人真假难辨。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吃蛋,既享受美味又保障健康呢?
关注CQTV安全与法 成为养生达人
01
每天一个水煮蛋,养肝还是伤肝?
吃鸡蛋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人,近期,一位哈佛医学生尼克用自己做实验解答了这一疑问。
尼克好奇高胆固醇饮食是否真会提高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水平,于是他开始了一项极端实验:每小时吃一颗鸡蛋,持续一个月,一共吃掉720颗鸡蛋,摄入胆固醇高达133200mg,远超每日的推荐摄入量。
实验结果出人意料,一周后,尼克的LDL降低了2%,三周后更是下降了18%,这让许多人认为吃鸡蛋相对安全。
然而,这个实验由于只有尼克一人参与,其科学性和普遍性也遭到了质疑。
关于每天吃一个鸡蛋会不会伤肝的问题,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
通常情况下,鸡蛋的卵磷脂等成分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尤其对非严重肝硬化患者,在低蛋白血症时适量食用鸡蛋可以改善病情。
然而,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比如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大量食用高蛋白食物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加重肝脏负担,并且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2
人造蛋成本1分钱?是真的吗?
网络上关于人造鸡蛋的传言不断,有报道称,某些不良商贩利用化学原料,制造出外观和口感近乎真实的人造鸡蛋,成本极低,引起了广泛的担忧。
而网上流传的一则视频中展示的人造鸡蛋,外观几乎无法与真鸡蛋区分,并且声称成本只要一毛钱,这无疑让爱吃鸡蛋的消费者感到困惑和恐慌。
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以制造类似鸡蛋的产品,但成本远不至于低廉到每枚一毛钱。
此外,要想达到与天然鸡蛋几乎一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所需的技术和原料成本会相对较高。
这也说明,市场上见到的所谓的“人造鸡蛋”很可能只是误传或者夸大其词。
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如何鉴别鸡蛋的真伪至关重要,下面这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判断鸡蛋的新鲜度和真实性:
1、一看新鲜的鸡蛋外壳坚硬并且有自然光泽,摸起来稍微粗糙,有细微的白霜。
2、二拿新鲜的鸡蛋由于水分没有大量蒸发,手感较重,时间较长的鸡蛋内部水分蒸发,感觉较轻。
3、三摇将鸡蛋轻轻摇晃,新鲜鸡蛋内部固定,几乎没有声音,如果听到水声,可能说明鸡蛋已经变质。
03
这4种鸡蛋,真的应该少吃
鸡蛋因其营养丰富被广泛食用,可以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而,并非所有鸡蛋都适合常吃,尤其是下面这4种鸡蛋,真的应该少吃,以防对健康造成损害:
1、过期鸡蛋鸡蛋在常温下保质期大约是10天,超过保质期的鸡蛋,在煮熟后可能硬如石,口感如胶,被称为“橡皮蛋”。
食用这样的鸡蛋可能会损害肝肾功能,因为细菌和毒素可以通过气孔进入鸡蛋里面。
2、皮蛋皮蛋的制作工艺可能会导致含铅量高,长期食用会累积体内铅,可能会损害肝肾,引起贫血,甚至对孕妇和儿童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皮蛋的钠盐含量远远高于新鲜鸡蛋。
3、毛鸡蛋毛鸡蛋是不能正常孵化的死胎蛋,营养价值在孵化过程中已经部分消耗,并且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
4、溏心蛋溏心蛋内部温度较低,不能有效杀死沙门氏菌等致病菌,食用后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鸡蛋,作为营养丰富的食物,适量食用对健康有益,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养生。
让我们珍视健康,从合理饮食做起,积极行动,将健康握在自己手中,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