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祸根”被揪出,提醒:有这10个表现,或离痴呆不远了
发布时间:2025-01-21 22:37 浏览量:10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老年痴呆这一病症,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 “杀手”,悄然威胁着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有接近 3 亿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大概有 1500 万痴呆患者,而其中约 1000 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它们背后,是一个个深受折磨的老人和忧心忡忡的家庭。今天,我们就通过余大爷的故事,深入了解老年痴呆这一病症。
余大爷今年 78 岁,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也让他的身体逐渐变得脆弱。随着年纪的增长,余大爷身上的各种毛病开始显现出来。3 年前,他不幸罹患脑梗,这场疾病让他的行动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利索。原本稳健的步伐,如今变得蹒跚;简单的日常活动,也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然而,这仅仅是他健康危机的开始。
大约从一年前起,余大爷身上出现了一些让家人感到困惑的症状。他开始变得反应迟钝,原本明亮的眼睛,如今常常透着迷茫。一整天,他常常坐在椅子上发呆,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仿佛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和家人交流时,也变得少言寡语,常常只是简单地回应几个字,或者干脆不说话。家人一开始以为,他是因为对自己的疾病感到担忧,心情低落,所以没有过多地重视这些变化。
日子一天天过去,余大爷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走出小区散步,可当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他却迷失了方向。他在熟悉的街道上徘徊,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完全不记得回家的路。幸好,邻居看到了他,将他送回了家。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每次余大爷走失,家人都心急如焚,四处寻找。直到这时,家人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带着余大爷去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告诉家人,余大爷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家人一时难以接受。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曾经那个疼爱他们、充满活力的老人,如今竟然患上了这种可怕的疾病。
一、老年痴呆:记忆消逝的 “幕后黑手”
和余大爷一样,记忆力衰退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患者都深受其苦。那么,老年痴呆究竟是如何让老人的记忆一点点消失的呢?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大脑内会发生一些异常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就像在大脑这个精密的机器中堆积了一些 “垃圾”,影响了大脑的正常运转;神经元纤维缠结,使得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受到阻碍。
在人体的大脑中,有一种名为 tau 蛋白的磷酸基蛋白。正常情况下,tau 蛋白内含有 2 至 3 个磷酸基,它们各司其职,维持着大脑的正常功能。然而,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情况却大不相同。这些患者的 tau 蛋白会出现过度磷酸化,每个 tau 蛋白内的磷酸基含量可达到 5 至 9 个。这种变化,就像一把 “双刃剑”,导致蛋白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进而生成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些缠结,如同一个个 “牢笼”,困住了脑细胞,最终导致脑细胞死亡。随着脑细胞的不断死亡,患者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也逐渐丧失,曾经熟悉的人、事、物,在他们的记忆中变得越来越模糊。
除了大脑内的这些病理变化,诱发老年痴呆的原因还有很多。年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功能会逐渐下降,身体的免疫力也会减弱。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就像一台使用多年的机器,各个部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大脑也不例外。
吸烟和饮酒,也是老年痴呆的 “帮凶”。吸烟可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这些疾病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大脑缺氧、缺血,进而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险。而饮酒,会直接损害大脑功能。很多长期饮酒的人,同时会存在维生素 B1 缺乏的表现,这又会进一步加重脑损害,使得大脑的神经细胞受到更严重的损伤。
受教育程度,同样与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与其受教育程度相关。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越低的老年人,患病风险越高。这可能是因为,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大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思维更加活跃,能够更好地应对年龄增长带来的大脑功能衰退。
遗传因素,在老年痴呆的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直系亲属内有罹患老年痴呆的人群,那么其他人患病的风险可能会比普通人增加 6 至 8 倍。不过,目前并没有研究能够证实老年痴呆会 100% 遗传,这意味着即使有家族遗传史,也并非一定会患上老年痴呆。
二、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不容忽视的十大症状
当老年痴呆悄然来袭时,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此前,世卫组织曾发布了老年痴呆的十大早期症状。一旦发现老人身上出现这些症状,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及时引起警惕。
记忆力衰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很难记住,常常丢三落四。刚把钥匙放在某个地方,转身就忘记了;刚说完的话,瞬间就从脑海中消失了。对于同一件事情,会反复地说,自己却浑然不觉。
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曾经得心应手的家务,比如做饭、打扫卫生,或者是工作、学习中的任务,突然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或者在做的过程中常常出错。
判断力受损: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得或者对自己无用的东西。比如,可能会购买一些质量很差、价格却很高的保健品,或者是一些根本不需要的物品。
搞不清地点和时间:对熟悉的环境变得陌生,每天都走的路,突然记不清楚了。出门后,可能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对时间也没有了清晰的概念,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或者现在是什么季节。
语言表达出现障碍:在日常谈话中,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话变得磕磕绊绊,词不达意,常常让别人难以理解。
把东西放错地方: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把眼镜放在冰箱里,把手机放进锅里。刚放完东西,可能就不记得放在哪里了,四处寻找却找不到。
拒绝社交: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对社交变得恐惧。原本喜欢参加的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现在都不愿意去了。对日常的家庭、工作等社交义务,也会感到十分厌倦。
情绪和性格发生转变:原本性格温和、开朗的人,可能会突然变得多疑、暴躁、焦虑。常常会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区感到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很大。
难以理解视觉图像和空间关系:在阅读、判断距离、颜色等方面变得困难。原本会开车的人,可能会变得不会开车,对道路的标识、距离的判断都出现问题。
理解能力下降:在看报纸、看新闻时,变得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而且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常常做着做着就走神了。
三、新研究带来的希望:四种物质与痴呆风险
前段时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引人关注的研究。他们对 892 名年龄 > 50 岁的成年人认知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认知障碍的程度将受试者分为 4 组,包括正常对照组、主观认知功能下降组、轻度认知障碍组、阿尔兹海默症组。
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补充叶酸,可让正常受试者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下降 43%。偶尔补充 B 族维生素,会让正常认知的受试者患病风险下降 36.1%,而如果每天服用,则会使患病风险下降 60.9%。每天服用辅酶 Q10,会让患病风险下降 40.6%。每天服用维生素 D,会让患病风险显著下降 46.8%。
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去补充这些维生素等补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是否需要补充,以及补充的剂量,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在必要时补充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帮助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的良好作息习惯。睡眠,就像给大脑充电,能够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我们的大脑具有 “用进废退” 的原则。长期不用,大脑的功能就容易出现下降。因此,日常要多学会用脑,可以进行读书、下棋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刺激大脑的神经细胞,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老年痴呆也非常重要。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保持健康的体重。
老年痴呆,这个威胁老年人健康的 “大敌”,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当我们发现老人身上出现异常的症状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