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与小为什么不要住在一个屋檐下?

发布时间:2025-01-23 10:04  浏览量:17

老与小为什么不要住在一个屋檐下?‌听到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会带有疑问,老与小住在一起不是更有利于小的照顾老的吗?我认为在老年人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最好自己居住!

不要同子女住在一起,不然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住在一起反而是老小都生活不愉快!但首先要条件允许,老小都各自有房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房子,也只能住在一起。例如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共四口人,儿子媳妇孙子和老人,老人是儿子的母亲,儿子的父亲多年前去世了,所以家里就只有一个老人,儿子媳妇常年在外务工,孙子也已上大学,也没在家,寒暑假去打工也不回来,除了春节期间,一家人才团聚,其余时间家里就是老人一人在家。但就在去年的春节,一家人团聚之际,本来春节应该是高兴欢度春节!

但一家人却闹得很不愉快,原因就是老人喂有一只猫咪,老人很喜欢,确实猫咪在平时老人一人在家时,为老人带来了陪伴和无限的快乐,填补了儿子媳妇孙子他们不在家时老人的孤独感!

老人平时在家里与猫咪同吃同住,睡觉时老人也让猫咪睡在自己的枕头边,吃饭时也与猫咪一起吃,猫咪的猫碗也是顿在饭桌上,让猫咪在桌子蹲着吃,老人也与猫咪一起吃,老人时不时还要给猫咪夹菜,并用自己吃饭的筷子去搅拌猫咪的饭菜,老人一个人在家时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她的儿子媳妇孙子回来后,她也仍然这样,就在儿子媳妇回来的第一天,吃中午饭时,猫咪也习惯性地跳上桌子,老人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筷子给猫咪夹菜并搅拌,然后用同一双筷子去桌子上的菜碗里给自己夹菜,儿子媳妇还没上桌子吃饭,正在端饭端菜,儿子看见母亲的这一举动,就急忙上前叫母亲不要让猫咪在桌子上,并责怪母亲不要用人吃饭的筷子去搅拌猫吃的饭菜,然后不换筷子,自己又去碗里夹菜,母亲装着没听见不理睬,这时儿子提高嗓门责怪母亲:猫是动物,它的唾液含有狂犬病等病毒!

对人的人身体不利,人畜的餐具饮食都要分开。这时母亲不高兴了说:你们没在家时,我一直这样,没见染上什么病,猫碗我洗得干干净净的,我也给猫咪经常洗澡,身上没有跳蚤虱子,也不臭,我过的桥比你过的路都要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也要多,用得着你来教育我吗?就这样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还好媳妇懂事,没有发话,要是媳妇发话,母亲肯定会认为儿子媳妇都欺负她,一家人第一顿团圆饭不欢而散,接下来一个春节全家人都不高兴,还好过了大年元霄节,儿子媳妇又外出务工,孙子也开学了,家里又剩下老太太一人!说到这里关于家里喂养宠物我想说一句,很多年轻人也不注意与宠物保持一定距离,无论猫狗的唾液里都含有狂犬病等病毒,身上也有寄生虫,我在大街上就看到过有一年轻妹子将狗粮摊在手板上,直接让狗用舌头舔食!

然后在未洗手的情况下,直接又用手拿零食自己吃,老年人不懂,难道年轻人也不懂,我无法理解!回到前面,我想说的是:老年人与子女最好不要住在一个屋檐下,因为生活习惯不同、思想观念不同而产生矛盾,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往往存在差异。例如,老年人可能习惯早睡早起,而年轻人则可能晚睡晚起;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可能更注重清淡,而年轻人则可能更喜欢辛辣食物。这些差异在同一个屋檐下容易引发矛盾和不自在‌。再有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往往存在差距,这容易导致冲突。例如,老年人可能更节俭,而年轻人则可能更注重生活品质,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在共同生活中容易引发争吵和矛盾‌。特别是‌婆媳矛盾‌,老年人如果和子女一起生活,尤其是和儿媳一起生活,容易产生婆媳矛盾。

生活习惯、观念的不同以及家庭事务的处理方式都可能导致矛盾升级‌。‌对下一代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会产生分歧,三代人住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老人和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容易导致孩子混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老人往往溺爱护短孙子,年轻人偏向于更严格,一宽一严让孩子产生错觉,到底谁正确,听谁的,此时老人与年轻人就会产生矛盾。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老小不要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只得歪嘴巴吹海螺——两将就,作为老人,要改掉很多以前的坏习惯,不要倚老卖老,认为自己是老人,生活经验丰富,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小的要无原则的服从尊重。作为子女也应该尊重老人,对老人的坏习惯要轻言细语的劝导,不能高声大气的呵斥,赏头子,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等身体器官都逐渐衰退,饮食不能生硬,麻辣也受不了,喜欢流食软食,以及清淡饮食,作为年轻的子女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人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把饭菜做得粑一点,清淡一点,年轻人不喜欢这样的饮食,考虑是否可以单独煮适合老人身体状况的饮食。总之,不要为了家庭琐事而产生矛盾,你认为呢?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