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睡眠越来越少?中国超半数老人饱受睡眠障碍困扰!

发布时间:2025-01-25 14:55  浏览量:11

随着年纪慢慢变大,好多人会发觉,自己睡觉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变少了。这种现象,不但让人觉得烦恼,还引发了科学界的大量关注。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个长久以来困扰很多老年人的睡眠秘密吧。

清华大学最新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人体睡眠时间与衰老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研究分析了13569名参与者的数据,发现每天7小时的睡眠时长最有利于延缓衰老。

为什么老年人会睡得越来越少?这背后其实涉及两个关键机制。首先是中年阶段,人体的慢波睡眠开始减弱,导致难以维持持续的睡眠状态。其次随着年龄增长,体温变化和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使得生物钟节律减弱。

这种睡眠变化并非小事。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对23个省市自治区的11529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睡眠质量与慢性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显示中国老年人群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50.0%这些问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易激惹等不良后果。

光照在调节人体昼夜节律方面起至关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随年龄增长,人体视交叉上核可能逐渐变弱,致使昼夜节律波动幅度变小。因此老年人夜间分泌的褪黑激素减少,难以清楚区分睡眠与清醒状态的界限。

但是这种睡眠变化并非无法改善。研究发现,运动水平能显著调节睡眠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对于睡眠时间较长的人来说,持续进行定期运动会带来益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睡眠时间较短的人,过度运动反而可能加速表型衰老。

特别要留意的是,这种睡眠变化,在不同的年纪段呈现出不一样的状况。研究表明,在80岁以下的老年人群里,他们的睡眠质量,跟身心健康的关联更加紧密。这提醒我们,在防备和干涉睡眠问题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年纪的特性,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办法。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关键激素的分泌,比如血清睾酮浓度。这个时候极端的睡眠时间还与端粒长度的变化有关,这直接影响到细胞衰老的进程。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不能消极应对。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度运动、注意光照摄入,这些都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毕竟良好的睡眠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

特别说明:本文仅作科普知识分享,不作为疾病和用药参考,如有疾病及用药方面的问题,请咨询医生,请遵医嘱合理用药!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