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岁肿瘤专家:最好的抗癌运动并非跳绳和跑步,很多人都能做
发布时间:2025-01-25 18:36 浏览量:12
内容资料来源:
1.高军,郭建辉.全国政协委员李辅仁呼吁——中西医互相尊重医生要相互团结[J].首都医药,2014,
2.陈雪楠,张剑.国医大师李辅仁治疗老年咳嗽用药特点[J].北京中医药,2013,
3.李辅仁.《大医精诚弘扬国粹》[J].环球中医药,2016,
2024年10月7日,北京医院沉痛宣告了李辅仁同志逝世的消息,享年105岁,一代中医大家的逝世,也让无数人悲痛不已。李辅仁是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的获得者,也是我国在老年医疗保健领域内极为杰出的中医药学专家,对于各种老年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李辅仁无疑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位,而在延年益寿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李辅仁出生于中医世家,家中开有诊所,父亲、兄长皆以行医为生。少年时期,在功课之余他经常在诊所中帮忙,抄写方药,同时开始在父亲、胞兄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中医典籍,如《医学三字经》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之不仅对中医学颇有好感,也坚定了他学医、行医的决心。
学医之初,父兄就曾告诫,中医贵在实践,晦涩抽象的中医理论只有在病人身上、在临床实践中才会变得异常灵动与直观。如果离开临床,仅靠死读书、读死书是学不会中医学的。所以李辅仁从学医起就一直坚持临床,家里的诊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见习、实习机会。这个时期积累的理论储备和医学功底为他今后的中医造诣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9年,李辅仁拜名医施今墨为师。施今墨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遣方用药自成一格,处方配伍精当,药品繁多而前后搭配无不相合,博得了“雍容华贵”的美誉。施今墨为人严谨、谦恭,授徒严格、认真,李辅仁吃住在恩师施今墨家里,与老师长子施稚墨“同宿舍”数年,从学习到生活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成为老师为数不多的入室弟子。
李辅仁学医期间,不论是医术、医理、医德各方面都延续乃师之风,随师临诊,并常常代师出诊,深得老师和病人的信任。在华北国医学院学习以中医为主,兼修西医基础课程,如解剖、生理等,师满后的李辅仁先后在北京、天津两地行医,早年以擅治妇、幼科疾病而闻名。
李辅仁认为,人体的衰老是一个必然过程,盛极始衰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因此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就是正气渐衰,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与功能都在全面衰退,五脏功能日益低下,生命状态处于较低水平的、很不稳定的平衡中,同时高度强调了肾与衰老和常见老年疾病的密切关系。
老年病的病理特点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病情错综缠绵。在正虚基础上,老年人的病理状态往往较为复杂,不是机体的纯寒、纯热或纯虚、纯实,也不只涉及到一脏一腑,而是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病情错综复杂,缠绵难愈,而且越是高龄,越是疾病后期,这个特点越是突出,越不容易重新恢复新的阴阳平衡,所以由衰老引发的许多不适与疾病是生命后期的必然,人与病长期共存是老年人的生存常态。
针对老年病的特点,李辅仁主张用药要杂而不乱,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明确立法治则,纵然病情复杂,矛盾重重,遣方用药时仍须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繁而有序,杂而不乱,理法方药一气贯通。尤其在抢救危急重症之时,李辅仁强调要重视扶助正气、固本培元,继承了施今墨善用药对的经验,临证处方时多将古今数个方剂化裁而成,时用原方,时采其意,药味常成对出现,多而不乱,主次分明。
在当年中西相对、竞争激烈之时,李辅仁却尤其反对门户之见,助长中西医精诚团结,取长补短,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中医的优势,力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且发展了《内经》的形能学说,指出“形能”分为生理形能和病理形能两个方面,以其临床实践经验,科学、辨证地揭示了两种“形能”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使之成为出奇制胜地攻克现代老年性顽症的利器。
中医的百年坎坷,李辅仁经历了大半,而年逾古稀的他仍旧坚持坐诊,满头银发却行动敏捷,精神矍铄,说话底气十足,体重一直保持在70多公斤,步伐健硕,走路生风,更是安然度过百年大限,可以说他自身的健康便是他的医术、医理的绝好证例。
数十年从事老年保健医疗工作,他一直本着“人之痛,己之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因而当记者采访时问道他的养生方法时,他也丝毫没有藏私的意思,乐呵呵就告诉大家:“其实我的养生方法大家都可以去试试,不是什么艰难险阻的课题,只要每天坚持做这三件事,保管健健康康一辈子!”
1. 每天坚持早晨梳头
梳头看似平常,但在中医理论中,头被称为“诸阳之会”,聚集着许多重要经络和穴位。李辅仁强调,每天早晨用木梳或牛角梳从前额至后脑来回梳理百余次,不仅能刺激头皮,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长期坚持梳头,可以有效缓解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他常告诉患者:“梳头就像给大脑做按摩,一次花不了几分钟,但坚持下来,益处无穷。”
李辅仁本人更是这项养生方法的践行者。他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梳头,细致梳理头皮的每一部分,以此开启新的一天。即使年过百岁,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这与他的这一习惯密不可分。
2. 睡前用热水泡脚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足底密布穴位,是许多经络的汇聚之地。李辅仁非常推崇热水泡脚的养生方法。他认为,睡前泡脚能够驱寒暖身、促进血液循环,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助于预防感冒和改善睡眠质量。他建议泡脚时水温保持在40℃左右,泡至微微出汗为宜,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为了增强效果,还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中草药,例如艾叶、生姜等,具有温通经络、补益肾气的作用。
这项简单的养生方法,李辅仁坚持了一辈子。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会在睡前抽出时间泡脚,借此放松身心。他曾幽默地说:“泡脚是最便宜的养生法,自己动手就能享受到健康。”
3. 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语被李辅仁视为至理名言。他认为,饭后适度散步不仅可以促进消化,帮助肠胃蠕动,还能调节情绪、提高新陈代谢,预防肥胖和慢性疾病。他强调,散步的关键在于“适度”,无需追求快走或长时间运动,保持节奏平稳、呼吸均匀即可。对于老年人来说,饭后散步更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