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风波:老人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2025-01-23 23:49 浏览量:16
朱阿姨今年68了,头发都花白啦,可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不肯认输的劲头。她老是把“出门在外,底气是自己给的”这句话挂在嘴边。但经历了养老院里的一堆烦心事,她忍不住感叹:“老年人的底气,那是子女给的!”
讲述人:朱阿姨
去年年底,养老院里的一场争吵,把我原本安安静静的生活彻底给打破了。那天,大家在院里活动的时候我跟隔壁的郭老太吵起来了。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着谁。护工赶过来后,啥也不问,就跟我说:“你没儿没女的,别这么多事儿,忍一忍就完了。”这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直地扎进了我的心里。我真是没想到,平常我对护工也挺客气的,咋到了这时候,还拿我没儿没女这事儿来压我。
我可不是能受气的人,一下子就火冒三丈,跟护工吵起来了。两人越吵越凶,最后闹到了院长办公室。院长知道情况后,让护工给我道了歉,还说会处分护工。得饶人处且饶人,我寻思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可接下来的几天,她在院里四处说我的坏话,联合其他护工一起孤立我。有一次,我感冒了,浑身难受,想喝口水,喊了半天护工,却没人搭理我。无奈之下,我只能自己拖着虚弱的身体,去茶水房倒水。
这天,郭老太端着一杯水,假模假样地来到我的房间,说:“听说你感冒了,我给你送点水来。”说着,就故意把水“不小心”洒在了我的床铺上。我看着湿漉漉的床铺,又气又恼,刚想发火,郭老太却像打了胜仗的公鸡,急急忙忙地跑了。
我没招了,只能走到院子里,喊护工帮忙晒一下被子。护工头都不抬,随口敷衍地说:“你等我忙完这阵儿。”这一等,就等到了太阳下山了。看着没有阳光的院子,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失落。
这时,隔壁的陆大姐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说:“但凡你有个儿女,护工也不会这么看菜下碟。你瞅瞅我、王老头,还有李大姐,每周不是儿子来,就是闺女来,给送生活用品。他们送的哪里是生活用品,分明是给咱们送底气来了。”陆大姐的话,像一把盐,撒在了我的伤口上。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不由的一阵发酸。难道真就因为我没儿没女,就得受这样的欺负吗?
被子没人帮我晒,我只能睡在湿冷的床铺上,这一夜我想了很多,我想起了过去。想起了老伴,我和老伴年轻时侯参加工作后自由恋爱,感情可好了。下班后通常是他洗菜,我炒菜;我做饭,他刷碗;我收拾家务,他就拖地。
老伴家里姐弟兄妹6个,我自己家里兄妹5个,两边原生家庭都不富裕,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清楚养孩子有多难。再加上我们都想过自由的日子,不想被孩子拴着,所以结婚后就决定不要孩子。
刚开始,两边父母都不能理解,苦口婆心地劝我们:“没有孩子,老了可怎么办?”我们总是笑着回答:“我们还年轻,先享受几年二人世界再说。”时间长了,父母见我们心意坚决,也就不再劝,随我们去了。
我和老伴儿没有孩子拖累,全身心投入工作,家里得的优秀员工奖杯都快摆不下啦,更别提其他奖状了。我们把大部分工资存起来,为养老做准备,剩下的钱省着花,还能偶尔去附近城市玩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真是挺舒服的。
退休后,生活更轻松自在了。每天早上,我们一起去公园锻炼,呼吸新鲜空气;白天,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去老年大学学书法;晚上,就在小区里散散步,聊聊以前的趣事。我们觉得,这样的日子才是我们想要的。
但是,生活总是有意外。那天晚上,老伴儿像往常一样拖地,突然一头栽地上,再也没醒过来。这事儿太突然了,我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感觉我的世界都塌了。白天,我尽量让自己忙起来,去遛弯、跳广场舞、上书法课,想用忙碌来忘记痛苦。可一到晚上,回到那个曾经笑声不断的家,孤独和无助就把我淹没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看着亲戚家的孩子们热热闹闹的,我心里就空落落的。我不停地问自己:“我是不是错了?如果当初要个孩子,现在的我会不会更幸福?”
我不想给家人添麻烦,也想摆脱这种孤独,所以在老伴儿走了两年后,我决定去养老院。刚到养老院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挺新鲜的。这里每天都有活动,还有很多同龄的老人可以聊天、打牌,我又找回了乐趣。
但是,这种开心没持续多久。半年后,在一次活动中,郭老太凑过来,冷言冷语地说:“你后悔吗?年轻时只顾自己快活,没想到老了会一个人吧?”我听了心里难受,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你家孩子孙子一大堆,你不也孤单?不也在这儿?生病了还不是护工照顾你?”
这话把她惹毛了,她开始对我大喊大叫,我们俩就吵起来了。护工听见我们的动静,过来拉偏架,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感冒好了之后,我就给侄子打电话,让他来帮我搬东西。我告诉他,我想在他们小区租个房子。侄子听了很高兴,兴奋地说:“姑姑,你早该这么做了。我们小区大伯和三叔都住一个楼,有事喊一声就行。你搬过来我们也放心多了。”
多亏了侄子帮忙,我在小区里很快就找到了房子。搬家那天,哥哥姐姐们全来了,还带来了好多生活用品。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我心里那个暖和啊。
住进小区后,我的日子变得不一样了。平时,我跟哥哥嫂子们一起买菜做饭,互相照顾;到了周末,侄子侄女们带着孩子来看我,孩子们围着我叫“姑奶奶”,热闹极了。小区的邻居们也特别热情,有事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我还加入了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唱歌、跳广场舞,生活变得特别充实。
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我感慨万千。我懂了,老年人的底气有时候确实来自孩子们。但这不代表没孩子的老人就没底气。真正的底气,其实来自你自己的心态,来自身边亲人朋友的关心,还有你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