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老年人过了70岁,没几年就去世?老实说:多半是3个原因
发布时间:2025-02-01 10:09 浏览量:1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70岁,这本该是一个享受晚年生活的年纪,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刚刚跨过70岁,却没几年就离世了。
为何会如此?是寿命到头了,还是身体出了问题?真相耐人寻味,而且多半与以下3个原因密切相关。
中国老年人中,慢性病几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而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高达83%以上。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慢阻肺等慢性病,常常伴随老年人多年,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慢性病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隐秘性”。
高血压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平时不痛不痒,但长年累月,血管被高压侵蚀,最终可能因为脑出血或心梗戛然而止;糖尿病则像个“温水煮青蛙”,血糖稍微高一点,可能没感觉,但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心、脑、肾、血管等器官都会受到“连环打击”。
据《柳叶刀》2022年报道,中国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40%以上,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典型的案例是广州某医院接诊的一位72岁的老先生,患高血压10多年,但从不按时吃药,认为“人老了,血压高点正常”。
一天清晨,老先生突然晕倒,送医后确诊为脑出血,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提醒:慢性病管理是“长跑”,而不是“冲刺”
慢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的存在。
医学研究表明,坚持健康管理、规范治疗的老年人,其预期寿命可以延长5-10年,甚至超过没有慢性病的人。因此,老年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 规律体检: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尤其要关注血压、血糖、血脂指标。
· 按时吃药: 切勿随意停药或“迷信偏方”。
· 药物是控制慢性病的基石,不吃药等于放任疾病发展。
· 饮食管理: 少盐少油,多吃蔬菜水果,控制糖分摄入。
· 适量运动: 快走、太极拳、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老年人过了70岁,免疫系统逐渐衰退,身体对外界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感、新冠等传染病的流行,感染性疾病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头号威胁”。
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的老年人约8万至10万,70岁以上人群是主要受害者。
而肺炎、慢阻肺加重等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自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75岁的老太太,因感冒拖了半个月不见好转,最终发展成重症肺炎,住进ICU抢救了10天才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表示,老年人一旦感染肺炎,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尤其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提醒:防感染,老年人需“主动出击”
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通过预防大幅降低风险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定期接种肺炎疫苗。
· 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可将老年人因肺炎住院的风险降低50%以上。
· 注意保暖: 天冷时及时添衣,避免受凉;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
· 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特别是在医院、车站等高风险场所。
· 保证营养: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增强免疫力。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去世多是因为身体疾病,却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也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威胁。
抑郁症、孤独感、焦虑等心理问题,正在悄悄侵蚀着老年人的生命。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数据,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0%左右,7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更高。
而长期的抑郁和孤独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自杀率升高。
一个让人心痛的案例:安徽某农村的李大爷,妻子去世后独自生活,儿女常年在外打工。
李大爷渐渐变得沉默寡言,整日独坐家中,不愿与外界交流。去年冬天,李大爷被邻居发现倒在床上,已经离世。
经医生判断,他是因长期抑郁导致心脏骤停。
提醒:心理健康需“治未病”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既需要家人的关心,也需要社会的关注。以下建议尤其重要:
· 加强陪伴: 家人应尽量多与老人沟通,哪怕是每天一个电话,也能让老人感受到温暖。
· 鼓励社交: 老人可以多参加社区活动、老年大学,或与朋友结伴锻炼,避免长时间独处。
· 关注心理问题: 如果发现老人情绪低落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的食欲、睡眠、体重变化,应及时就医。
1. 定期体检: 不仅是身体检查,还包括心理健康评估。
2. 合理饮食: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3.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 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 保持乐观心态: 学会放下恩怨,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70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但它绝不是“寿命的终点”。
老年人的健康不仅靠医生,更需要自己和家人的共同努力。正如一句老话所说:“人活一口气,健康靠自己。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认识到70岁之后的健康风险,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2. 《柳叶刀》2022年中国疾病负担报告
3.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中心2021年流感防治数据
4.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讲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