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经常出门散步好不好?医生提醒:过了60岁后,散步时切记3点

发布时间:2025-02-07 08:47  浏览量:10

​文 | 南柯归洵

编辑 | 南柯归洵

很多人都觉得,只有年轻人才会依赖手机,其实现在有很多老年人,自从把手机鼓捣明白了之后,也整天手机不离手。

尤其是微信步数的一些老年人圈子里流行起来之后,就有不少人为了占领封面整天刷着自己的步数,非得拿个第一才罢休。

虽说老年人多散散步锻炼一下不是什么坏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就连医生都提醒,散步的时候要注意天气,并且老年人更应格外小心。

像现在这样的冬天经常散步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好处?老年人散步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散步的好处已有科学证实

散步对人的身体究竟有没有好处,已经是一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了,有人认为散步也是一种锻炼,当然有好处。

有人则认为,散步在所有运动中几乎是强度最低的,对于身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靠散步锻炼只是无用功,甚至可能损伤膝盖。

而如今这个问题终于不用再争论不休了,因为上海交大已经在权威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来阐述这个问题。

今年,上海交大联合国内众多高校,发表了一篇关于运动量与罹患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论文。

在实验的过程中,研究中的对照观察超过了5万人,在这么庞大的数据支持之下,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有科学意义。

研究的结论将运动的时间大致分为了三档,第一档就是每天运动的时间在5分钟到26分钟之间。

一般人每天能有个半小时的运动时间就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37%。

第二档的时间是26分钟到68分钟之间,每天运动的时间要是能够达到一小时,这就是非常自律的人的生活了,这个阶段风险会下降将近60%。

而最厉害的就是每天运动时间超过68分钟的人,这样的风险会下降74%,不过能够坚持每天锻炼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应该非常少了。

运动也分为轻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剧烈运动其实并不多,更多是还是像散步、跑步这样简单的运动。

在众多的运动方式中,其实散步的适用人群是最广的,不论高矮胖瘦亦或是男女老幼,都能通过散步来锻炼身体。

既然散步对身体有益无益,那具体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怎样的正向影响呢?

首先就是减轻心脏的负担,会选择散步这种方式进行锻炼的,一般除了老人,就是一些体重比较大的人群。

对于他们来说,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很有可能会产生反效果,而散步就能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减轻心脏的负担,并且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的水平。

除了降低风险,还能加强心肺功能,虽然散步的强度比较低,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身血液的流动,强化心肺功能。

人老了之后,最怕有个磕碰,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就会慢慢找上门来。

散步能够锻炼到腿部肌肉,也能够提升骨密度,降低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

其实只要是运动,就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人的大脑发出分泌多巴胺的指令,就是为了让人更加开心。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事件本身难以解决,而是在问题出现的当下,人被情绪困住了。

回过头来想想,当初遇到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天都塌了的大事,因此散步也能够适当的调节心情,缓解抑郁和焦虑。

既然散步的好处这么多,那是不是能够随时随地散步呢?现在这样的冬天,是不是更应该散步锻炼身体,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散步确实适合大部分人,毕竟这种运动方式属于入门级别,既不需要高超的技巧,也不需要特定的场合。

就连适宜人群都是比较广的,不过散步也不是说越多越好,一个人要是整天在外面走,还是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的。

最适合的频率其实应该是一周150分钟以上200分钟以下,大概也就是每天散步半小时左右,一周可以休息一天的程度。

这是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老人还是应该量力而行,在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言。

更加应该注意的就是当天对于散步的影响,其实当天散步还是有不小的风险的。

时间四季轮回,人的身体也随着时间而变化,特别是冬天这样容易气温骤降的季节。

人体发生的生理性变化,是最容易导致疾病发生的变化种类之一,冬天为什么是呼吸类疾病的高发期,也有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佐证。

进入冬季的时候,气温、天气以及环境都是发生比较大的改变,感受最为明显的就是温度的变化。

一般的呼吸类疾病,譬如鼻炎、支气管炎或者最常见的感冒都与病菌、病毒脱不了干系。

很多人认为,温度下降,病毒的活动性也应该降低才对,事实上,很多病菌病毒都是惧怕高温的,也就说,冬天,恰恰是一些病毒最嚣张的时候。

平常我们的身体是有能力抵抗这些病菌或者是病毒的,因为我们的鼻上皮细胞会分泌一种抗菌物质。

这种抗菌物质能够极大程度的消灭,想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我们身体的那些病菌、病毒,这也是大部分人能够抵抗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的原因。

但到了冬天之后,外界的气温在不断的下降,我们呼吸到的空气也是比以往冷很多的。

我们的鼻子在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抗菌物质的分泌效率就会低很多,也就说,天气变冷的时候,我们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弱。

而且冬天还会给运动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其他的季节,因为天气造成的环境影响至多也就是下雨或者刮风。

但冬天可不一样,冬天不仅有低温、寒潮,还有令人难以抵挡的风雪,而风雪不仅会让人感觉到彻骨的寒冷,还会让道路变得湿滑。

况且冬天出门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穿的比较臃肿,行动并不方便,老年人灵活度本来就不高,冬天出门也增加了摔倒受伤的风险,因此散步时更应格外注意。

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老年人散步的时候,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外界环境的选择,散步时的路线、天气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选应该是有步道的公园或者广场,这样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专门为散步设置的胶质步道,相较于硬路面,这样的胶质软道对膝盖的伤害会更小一些。

而且公园或者广场的步道都是车辆进不去的地方,并且会种植非常多的树木或者其他的植物,这里的空气也会好一些。

老年人对于温度的适应能力并不强,比较极端的温度会增加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冬天散步之前,一定要注意提前看好天气预报,当气温过低或者气温骤降的时候尽量避免外出。

其次就是散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和强度的把控,老年人睡眠的时间本来就短,常常天不亮就会起床出门遛弯,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太阳出来之前,气温都是比较低的,更何况是冬天,此时出门,感冒风寒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

太阳出来之后,不仅温度比较合适,还能够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有助于身体健康。

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就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疾病了,因此不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不适宜强度过高。

对于心脏方面有些问题的老年人来说,激烈的运动不仅不能强健体魄,还会加强心脏的负担,运动的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还有腿脚不灵便的老人,也要注意散步的强度,这类人群散步的主要目的应该放在避免下肢萎缩上,只要适当走一段路就可以了。

另外,其他方面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譬如在运动的时候选择的鞋子、饮食还有散步时身体的反应。

很多人认为只是散个步,平常出门的鞋子都是可以的,但这样的想法非常不对。

只要是运动,就应该有适合的装备,不是说一定要穿很专业或者很贵的鞋子,但至少要是合适自己的运动鞋。

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散步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在食物摄入方面,也要尽可能选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比较丰富的食材。

散步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一旦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停下来,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不适。

散步是一件对健康很有好处的运动,也很适合不能剧烈运动的人群和老年人。

不过任何的运动都有风险,虽说散步的风险可能会小一些,但冬天散步还是要小心一些的。

标签: 医生 散步 病毒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