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军关注“银龄教师经济待遇”:构建梯度化待遇体系,提高待遇,完善福利保障

发布时间:2025-03-10 01:03  浏览量:6

“国家实施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既盘活了老年人力资源,又缓解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推动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关注银龄教师行动计划。

郑军。图/受访者提供

2023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其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保障劳动适龄人口充分就业基础上,挖潜广大退休教师政治优势、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郑军告诉九派新闻,截至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9亿,占总人口的20%以上,社会面临劳动力短缺、养老压力加剧挑战。同时,随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结构性矛盾凸显,西部地区、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资源匮乏,年轻教师流动性大。

但在调研中,他也发现了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经费待遇偏低,岗位吸引力不足,限制讲学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问题。

他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规定,银龄教师年人均工作经费为2万元,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城市高职称、高水平的退休教师参与。

他也发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净流出率高,出生率低,学龄人口减少,学校逐步撤并数量减少,布局分散,部分乡镇仅剩一所初中或少数小学。银龄讲学教师若需到异地讲学,将面临交通不便、食宿成本增加以及安全风险等问题。

基于此,他建议,可以构建梯度化待遇体系,提高经济待遇,完善福利保障,拓宽招募渠道,增强岗位吸引力。“在现有2万元/年的基础上,按地区经济水平和教师职称实施梯度化、差异化补贴,尤其是对具有高级职称或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

针对农村学校撤并和讲学地域限制问题,他建议,可以放宽银龄教师讲学条件,允许退休教师在原单位或邻近学校任教,减少异地通行成本。对因学校撤并无就近岗位的教师,酌情提供跨县调配的交通补贴。

他还建议,建立省域银龄教师资源库,动态监测县域师资缺口,按需调配教师;推广“省招县管校用”模式,确保资源精准下沉。同时,探索“共享教师”机制,鼓励银龄教师在多校轮岗或开展线上教学,扩大服务覆盖面,降低区域资源失衡风险。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