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守护骨骼健康,远离“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2025-03-12 14:23  浏览量:9

79岁的李阿婆反复腰背痛10余年,来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经过骨密度等检查发现她患有重度老年骨质疏松症。经过针对性的治疗,李阿婆的疼痛逐渐减轻,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专家提醒,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它往往被忽视,而其危害却可能非常严重。

一、什么是老年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它通常发生在70岁以后,是由于增龄导致骨重建失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同时伴随性激素水平下降、维生素D缺乏、慢性负钙平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疾病最大的危害在容易引发脆性骨折,即在轻微外力或日常活动中就可能发生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

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尤其是在早期,很多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或全身骨骼疼痛,夜间或活动后加重。

2. 脊柱变形:可能出现身高缩短、驼背、脊柱畸形等,严重时会影响心肺功能。

3. 骨折:轻微的跌倒或日常活动就可能导致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脊柱、髋部和前臂。

4.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抽筋(尤其是小腿抽筋)等症状。

三、为什么老年人更容忽视?

1.症状不明显:许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腰背酸痛,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过程。

2.缺乏重视:老年人及其家属往往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足,认为腰背痛等不适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而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信号。

3. 诊断不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不够重视,未能将骨密度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及时确诊。

四、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

1. 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每天保证充足的日照,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增强骨骼强度;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2)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则能促进钙的吸收,两者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基础。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3. 康复治疗:通过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骨密度,预防跌倒,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

五、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1.健康饮食: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同时,避免高盐、高脂肪饮食。

2.适度运动:坚持规律的负重运动和肌肉强化训练,如快走、慢跑、瑜伽、举重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和肌肉力量。

3.定期检查: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尤其是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的人群。

4.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服用可能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5.改善生活环境:在家中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清除障碍物,减少跌倒的风险。

老年骨质疏松症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风险,减少骨折等严重后果。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帮助他们远离“隐形杀手”,享受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年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