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年轻人患癌激增近80%!背后原因让人反思!

发布时间:2025-03-12 20:31  浏览量:9

导 读 Introduction

很多人总觉得癌症是“老年病”,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癌症的发病趋势正逐渐向年轻人蔓延,越来越“年轻化”。不管是新闻里,还是大家身边,都有很多20岁、30岁就患上癌症的人。

日前有研究指出,1990年至2019年的30年间, 50岁以下患癌人数激增。熬夜、久坐、不健康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是很多年轻人普遍的生活习惯,或正是导致癌症年轻化趋势的关键因素。

过去30年间,年轻人患癌激增近80%?

2023年《英国医学杂志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早发性癌症(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的确诊率和死亡率分别 上升了79%和28%

为何年轻人患癌增多?

1

红肉吃得太多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因此,可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

2

食物吃得太咸

吃得太咸,盐摄入过多,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盐渍肉、咸菜。

2022年《食品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高盐条件能促进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

3

水果蔬菜不够

长期慢性炎症在体内会引发癌症,防癌抗炎要保持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摄入。2023年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降低机体炎症标志物,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影响。

4

平时喜好酒烟

烟酒可以称为癌症“催化剂”,会导致多种类型的癌症以及其他疾病。

5

缺乏身体活动

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相反,增加身体活动则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6

肥胖且肚子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食道腺癌、结直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肝癌、胃癌、胆囊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脑膜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

防癌建议千万条,哪些真的有用

1.

不仅要控制好体重,更好控制好腰围

2021年刊发在《BMC医学》上一项350万人的研究发现:“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高,而且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2.

增加锻炼,给身体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2021年9月发表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内创造一个“抑癌环境”。

3.

预防癌症,多吃“抗炎食物”

大量研究发现,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饮食上建议大家多吃抗炎食物少吃促炎食物。

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等联合发布《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中建议,平时可以多选择摄入一些全谷物、不饱和脂肪、蔬菜、水果、茶以及优质蛋白质(鱼、家禽、鸡蛋、瘦红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坚果)等。

建议保持健康的一日三餐,每天保证4大类食物摄入,包括谷薯类(粮食类)、蔬菜水果类、蛋白质类(尤其是优质蛋白质),以及油脂类(包含烹调用油和坚果)。建议一周吃25种以上的食物,有助于保证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4.

防癌少吃促炎食物,尤其是这几种

按照膳食炎症指数评分方法来看,以下几种食物都属于促炎食物:

● 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过多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刺激炎症分子的表达,比如精细的主食以及含糖较高的食物。

● 高盐食物。食盐摄入过高不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还会刺激炎症反应,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比如烹调盐放得过多、常吃盐渍肉、咸菜。

● 反式脂肪酸。经常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也会促进炎症的发生,比如含有起酥油的面包、含有植脂末的奶茶、含有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含有人造奶油的蛋糕等。

5.

防癌,尽量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红肉和加工肉类按照膳食炎症指数评分方法来看也属于促炎食物。

● 过量红肉。红肉,包括常吃的猪牛羊肉,摄入过多的红肉会促进身体炎症反应的发生,还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以及肥胖的风险。

● 加工肉类。肉类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和杂环胺类在内的大量有害物质,过量食用会提高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产生炎症反应,比如烟熏肉、烤肉、火腿、香肠、培根等。

6.

高糖饮食会致癌,要少喝含糖饮料

2022年6月,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在《营养学最新发展》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一份以上含糖饮料的女性,相较于每月喝不超过3份含糖饮料的女性,肝癌风险上升78%

2019年一项超过10万人的研究成果显示,每天饮用100毫升含糖饮料会使整体患癌概率提高18%。研究者对这些结果提出一些可能的解释,包括含糖饮料中的糖对内脏脂肪、血糖水平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这些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长期高糖摄入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造成内氧化应激、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

7.

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做到不吸烟

烟酒可以称之为癌症“催化剂”。一口烟、一口酒导致多类型癌症甚至多种疾病,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而无论是烟还是酒,最安全的剂量都是“0”!因此,想要避免癌症的发生,首先要做到戒烟戒酒。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