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波动是个“坎”心血管疾病要预防
发布时间:2025-03-13 08:31 浏览量:8
“快!病人出现心脏骤停,立即展开抢救!”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一阵躁动,闻声而动的医护人员围着患者开展心肺复苏,随后又通过院内绿色通道快速运转至心血管内科开展手术。专家提醒,早春季节气温波动较大,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大众尤其是老年群体日常宜管好慢性病,注意预防,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文章开头的这名男性患者今年55岁,当天16时许,他正在急诊科检验窗口候诊,不曾想突然倒地、面色青紫。发现异常后,现场的医护人员箭步上前,立即展开急救,确定这名男子突发心跳呼吸骤停,于是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到通知后,立即派出医护团队参与抢救、评估,通过检查确定,男子出现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于是迅速转运到心血管内科开展手术。
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吉林介绍,团队迅速为这名患者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整个手术过程也是惊心动魄。”李吉林说,半小时的术程中,患者两度心跳骤停,同时还出现心脏室颤,团队凭借娴熟的技巧,快速精准地为患者完成了手术。
经过医护团队的细心护理,术后8天,这名患者已经从心脏重症监护室(CCU)转至普通病房;由于患者还有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及并发症,心血管内科还与多个专科会诊,为患者展开进一步治疗。转到普通病房第10天,患者情况已经大幅好转,不久后便康复出院。
记者了解到,早春季节乍暖还寒,气温波动较大,此时正是心血管意外的高发季。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近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就出现小幅增加,不时也有患者在院内就诊时突发心跳骤停,好在都在医生护士的及时施救下转危为安。
李吉林介绍,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尤其是存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气温波动较大或早晚温度较低时,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容易发生梗塞,出现心肌梗死,有时还会合并出现心源性心跳骤停。近期就已有多名病人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个别患者因救治不及时失去了生命。
他提醒,预防心血管疾病要养成健康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慢性病患者应按规范服药管好慢病。如果出现剧烈的压榨样胸痛超过20分钟,就应及时就诊;而胸痛超过120分钟,则很大可能性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就诊应直接拨打120或直接前往急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评估。”李吉林提醒,在潮汕地区,有不少人盲目迷信“熟人”,发生胸痛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到正规医院就诊,而是先电话咨询所谓“熟人”朋友,通过层层关系和电话“遥控”导诊,这非常容易耽误病人的救治。他介绍,目前汕头的三级综合医院均设置了胸痛中心和完善的绿色通道,确保为患者提供更快速的救治,他也提醒,大众宜多了解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从日常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