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丨老年人“医美热”三方面风险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03-18 18:30 浏览量:5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医美机构将目光投向银发群体。免费体验、专家坐诊、"逆龄奇迹"等营销话术,正在精心编织着一张针对老年人的消费网络。这些看似贴心的服务背后,实则暗藏着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的重重套路,让不少追求年轻容颜的长者不慎跌入医疗美容的维权困境。
诱导式消费、虚假宣传
引诱老年人盲目追求医美
一些医美机构通过线下免费体验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然后不断推荐其他收费项目,或者将普通职工包装为专家通过线上短视频和文章的形式科普所谓的医学知识,引发容貌焦虑,间接推广机构医美手术。这些医美机构往往夸大医美效果或隐瞒手术风险,而老年人因缺乏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辨别能力,极易受机构误导,冲动之下进行大额充值消费。
有些医美机构在宣传时强调知名医生亲自操刀,引诱老年人到店治疗,实际手术却由其他普通医生甚至无资质人员完成,很可能导致手术效果难达预期或手术事故产生。
知情告知不充分导致预期落空
易引发退费纠纷
部分医美机构在术前并未就手术风险、项目费用等充分告知,加之老年人可能因认知能力不足等原因,无法充分理解手术风险,对医美效果期望过高,一旦效果不达预期、效果维持时间短就易产生退费纠纷,不仅治疗中断,需另行前往专业医院修复,而且期间如遇医美机构停业、失联,还给退款带来极大困难。另外,老年人往往难以在术前核对清楚各项费用,难免为多收费、乱收费留下操作空间。
诊疗行为不规范、欠缺资质
致使医疗事故频发
医疗美容手术具有侵入性和潜在创伤性,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手术耐受性和恢复能力较弱,然而部分医美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医美手术时,对老年人术前指征把握不严格,缺乏完备的术前检查流程,亦未设置针对老年人的手术参数,大胆给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做医美手术,或开展密集、高强度的医美手术,比如对皮肤较薄的老年人频繁进行激光手术,老年人无法承受手术后果,从而引发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长期且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部分不具备医疗资质的美容院通过模糊医疗美容界限进行经营活动,而某些医美机构则超出其合法的诊疗范围,或者由无资质人员实施手术,甚至使用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显著增加手术风险。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因老年人身体机能已明显衰退,各项生理指标本就存在异常可能,且美容效果涉及主观评价,难以确定损害后果与医美行为的直接因果关系,特别是当损害经其他医疗机构修复的,更增加了老年人维权难度。
面对医美市场的重重套路,老年群体及其家人需提高警惕,筑牢自我保护防线。老年人在接触医美项目时,切勿轻信“免费体验”“专家保证”等话术,应主动核实机构资质与医生执业信息。术前务必要求机构书面告知风险、费用明细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若遇模糊表述或强制消费,需果断拒绝并留存宣传资料、合同等证据。家人则应多关注长辈的心理状态,及时沟通疏导容貌焦虑,陪同参与医美咨询环节,帮助辨别项目风险与必要性。尤其需警惕短期内高频次、高金额的消费推荐,避免陷入充值陷阱。一旦发生纠纷,应立即向卫健部门、市场监管机构投诉,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