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与锻炼相关?医生:今日春分,老年人尽量避免3种锻炼方式

发布时间:2025-03-20 19:02  浏览量: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很多人都知道,肝硬化跟喝酒、病毒感染有关系,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它竟然还能跟锻炼方式扯上关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几乎所有的营养转换、毒素排泄、血液过滤都离不开它。

但这个器官有个特点,就是“能忍”。

当它受损时,不会像胃疼那样直接让人难受,而是默默地承受,直到某一天,身体出现明显问题,才会被发现。

很多人平时觉得自己没什么事,能吃能喝,还喜欢锻炼,但有些锻炼方式,其实可能在无形中加速肝脏的损伤。

特别是对于本身肝功能已经下降的老年人来说,选错了运动方式,可能比不运动的伤害还要大。

有些老年人喜欢晨跑,觉得早上空气清新,出汗还能排毒。但春分这个时间点,晨跑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春季昼夜温差大,清晨的气温往往比白天低很多,空气中的湿度也相对较高。

早晨刚起床,人体的血管还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血液循环速度较慢,肝脏的供血量也相对不足。

如果这个时候立刻进行高强度的跑步,血液会更多地供应给肌肉,而肝脏的供氧能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肝脏一旦缺血,解毒能力就会降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难以及时清除,长期下来,可能会加重肝细胞的损伤。

更重要的是,晨跑时人体会大量消耗糖原,而肝脏正是储存和释放糖原的主要器官。

如果本身肝功能就不好,过度消耗糖原,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甚至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

还有些老年人喜欢做一些高强度的抗阻训练,比如负重深蹲、举哑铃,觉得这样能增强肌肉力量,延缓衰老。

肌肉的确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组织,它不仅能支撑身体,还能帮助调节血糖。

但对于肝脏功能下降的人来说,过度的抗阻训练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肝脏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中心,蛋白质的合成、分解都要在这里完成。

高强度的抗阻训练会导致肌肉纤维受损,身体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修复,而肝脏要承担这些蛋白质的合成任务。

如果肝功能受损,合成能力下降,身体就可能陷入“有损伤但修复不了”的状态,导致疲劳感加重,甚至影响其他器官的正常运作。

更关键的是,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乳酸的代谢主要依靠肝脏。

如果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乳酸就可能堆积,导致运动后的恢复时间延长,甚至出现长期的肌肉酸痛。

除了高强度的抗阻训练,有些老年人喜欢长时间进行耐力运动,比如骑自行车、长跑,认为这样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延缓衰老。

但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对肝脏的负担其实也不小。

耐力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肝脏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分解脂肪、糖原来提供能量。

如果肝功能下降,脂肪代谢的效率就会变低,脂肪酸可能会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加重肝硬化的风险。

另外,长时间的运动还会增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使得肝细胞受到自由基的损伤。

曾有研究发现,过量的耐力训练可能会导致肝酶水平升高,这是肝细胞受损的标志。

如果运动后出现持续的疲劳感、食欲下降,甚至是尿液颜色加深,就要考虑是否是肝脏受到了影响。

很多人都觉得,锻炼只要适量,就不会有害,但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肝脏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有些人觉得自己身体好,锻炼后没有什么不适,就以为肝脏没问题,但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即使已经有轻度的损伤,可能短时间内也不会有明显症状。

等到真正感觉到身体不适,可能已经是比较严重的阶段。

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会下降,过度运动可能会让肝脏的修复速度跟不上损伤的速度,最终导致肝功能越来越差。

关于肝硬化和锻炼的关系,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没怎么锻炼,肝脏反而比那些长期运动的人更健康?

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个体差异,但其实,跟身体的“代谢效率”有很大关系。

人的新陈代谢是一个精密的系统,肝脏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代谢效率高,哪怕平时运动不多,身体也能保持较好的内环境平衡。

但如果代谢效率低,即使每天锻炼,肝脏的负担可能也会越来越重。

特别是那些喜欢高强度运动的人,他们的能量消耗大,代谢产物也多。

如果肝脏的解毒能力跟不上,就可能出现“过度训练综合征”,表现为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是肝功能异常。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有些职业运动员的肝脏健康状况反而比普通人差?这其实跟长期高强度的训练有关。

职业运动员的训练量远超普通人,他们的肝脏需要长期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长此以往,肝脏的储备功能会被透支,免疫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退役运动员在进入中年后,都会面临肝功能下降的问题,这并不是偶然,而是长期运动带来的慢性损伤在积累。

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关键不在于运动量,而在于运动的“适应性”。

如果肝脏的代谢能力已经下降,就应该选择一些温和的、有助于血液循环但不会过度消耗能量的运动,比如太极拳、散步、轻度的瑜伽等,而不是盲目追求出汗、燃脂的效果。

否则,不仅达不到健康的目的,反而可能让肝脏的损伤进一步加重。

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为什么有些老年人锻炼后,反而比不锻炼时更容易感冒、疲劳,甚至出现肠胃不适?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运动后的正常反应,但实际上,可能跟肝脏的“免疫调节能力”有关。

肝脏不仅仅是代谢器官,它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负责清除血液中的病菌和毒素。

如果运动强度过大,肝脏的代谢负担增加,免疫调节功能下降,就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因为他们的肝功能本身就已经处于下滑状态,一旦运动方式不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打破,导致身体变得比以前更脆弱。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任静.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及功能变化分类的临床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5-03-19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