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清晨猝死?医生提醒:70岁老年人,早起牢记“3不要”

发布时间:2025-03-28 10:16  浏览量:4

最近,有一则新闻让人揪心。一位72岁的老人在清晨起床时突然倒下,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医生分析后发现,这很可能是早晨起床方式不当,导致血压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很多老年人都有个习惯——起得早。但您知道吗?年纪越大,早晨其实越危险!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早起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医生提醒,清晨醒来,千万牢记“3不要”,否则可能增加健康风险。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老年人清晨起床,到底该注意些什么。

一、不要“猛”起床——小心脑供血不足,容易晕倒

很多老人一睁眼就急着起身,甚至一骨碌就坐起来,甚至下床。这其实很危险!

为什么呢?

因为人在睡觉时,血液循环减慢,血压相对较低。如果突然起身,大脑可能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眼前发黑,严重的甚至直接晕倒,摔伤骨折。

对于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脑供血不足的老人来说,突然起床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比如脑梗、心梗。

所以,正确的起床方式是:先在床上躺2-3分钟,缓缓活动手脚,然后慢慢侧身,再用手撑着床,缓缓坐起来,再等1-2分钟,最后再站起身。

这个过程至少要3-5分钟,不要着急!

二、不要立刻喝水——容易加重心脏负担

很多老人一醒来就喝水,觉得“清晨一杯水,健康又长寿”。但医生提醒,早晨喝水要讲究方法,喝错了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刚起床时,人体的血液比较粘稠,如果猛灌一大杯水,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进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衰。

其次,有些老人早晨喝冰凉的水,刺激胃肠道,容易导致腹泻或胃痛。

正确的方法是:

醒来后不要立刻喝水,先活动一下身体,等完全清醒后再喝。

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凉水或浓茶、咖啡。

小口慢喝,不要一口气喝太多,避免对心脏和肠胃造成刺激。

一般来说,200ml左右的温开水最合适。

三、不要着急上厕所——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很多老人一醒来就急着去厕所,特别是便秘的老人,早上容易蹲很久。这个习惯其实很危险!

为什么呢?

首先,憋尿过久,突然起床上厕所,可能会让血压骤然升高,诱发心梗、脑梗。

**其次,蹲厕时间太长,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尤其是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胸腔压力升高,影响血液回流,可能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猝死。

特别是冬天,厕所温度低,血管遇冷收缩,更容易出问题。

正确的方法是:

醒来后不要立刻下床上厕所,先在床上缓一缓,等完全清醒后再去。

不要蹲太久,最好不超过5分钟。

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如果经常便秘,建议多吃水果蔬菜,适量运动,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

老年人晨起还要注意这些事

除了“3不要”,老年人清晨起床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 早晨别急着锻炼

很多老人喜欢早晨出去晨练,但其实,清晨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气温较低,血管容易收缩,过早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

建议等太阳升起后再运动,温度适宜时再外出。

2. 起床后活动下四肢

早晨起床后,可以先活动手脚,轻轻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血栓的风险。

3. 吃早餐不要太油腻

早晨的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太油腻、太咸的食物,比如油条、肥肉、腌制食品,以免增加血管负担。

总结:晨起牢记“3不要”,健康长寿更稳妥!

70岁以上的老人,清晨起床是个“技术活”,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医生提醒,晨起要牢记这“3不要”:

✅ 不要猛起床——先躺一会儿,慢慢起身,避免晕倒。

✅ 不要立刻喝水——小口慢喝温水,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不要急着上厕所——缓一缓再去,避免血压骤变。

此外,晨起后别急着锻炼,注意保暖,早餐清淡,给身体一个温和的过渡过程。

健康无小事,细节决定长寿。希望每位老人都能平安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