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托养老”,老年人体验如何
发布时间:2025-04-01 06:12 浏览量:3
不同于传统养老院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可以有效满足对老人的多元化照护需求。子女外出、家政人员节假日返乡、术后短期专业照护、体验机构养老……这些临时托养需求都可以在短托模式下得到解决。
“短托养老”模式下,老人体验如何?“短托养老”服务开展现状如何?老年生活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护理员王爱元与“郑大嫚”拉家常。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八大峡养老中心),推开205室的房门看到,78岁的于先生正倚在可升降的护理床上晒太阳,老伴儿在一旁剥着橘子。“叔叔和阿姨原计划住两个月就回家,没想到一住就是大半年。”工作人员笑着介绍。这种“先试住、后长留”的“短托养老”模式,正在青岛悄然兴起,改变着岛城老年人的生活节奏,为城市养老难题提供了新解法。
灵活养老:在“家”与“远方”间自由切换
去年11月,于先生不慎摔倒骨折,出院后需要专业康复护理。子女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分身乏术。“听说这儿能短期托养,就想试试。”八大峡养老中心为他配备了电动护理床,老伴儿则使用普通床铺。适老化的房间设计、24小时的护理服务,让老两口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工作人员会有专业的服务,协助康复训练,比请住家保姆更专业、更省心。”如今,于先生已完全康复,能独立行走,却舍不得离开。“这里吃穿住不愁,还有老伙伴聊天,活动也丰富,回家反而没这么方便了。”于先生指着特制的医疗护理床说,去年摔伤后他本打算住两个月过渡,现在却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像于先生这样“短托变长住”的案例在八大峡养老中心并不少见。101岁的退休教师黄先生更是将“短托”玩出了新花样——女儿常带着他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前两天刚从家里回来,老人这个岁数身体还很硬朗,这段时间还在各个景点逛呢。”八大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文娟介绍,因为老人的子女都已退休,他们在考虑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一开始打算先体验一两个月,后来在这里住着不错,就长期住了下来。定期回家跟子女团聚,住两天再回来。“这种灵活的养老方式,让老人既能享受专业照护,又能保持与家人的亲密联系。”
快乐的“郑大嫚”:走出家门,打开心门
“我年龄不大,才80岁,是这里最年轻的住户。”郑女士笑着说,她来这里已经住了3个月。谁能想到几个月前,郑女士因老伴去世一度抑郁成疾。“在家以泪洗面,女儿又要上班,实在不忍心拖累她。”被女儿送来“短托”后,郑女士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开窗就能看海,护理员经常带我们去海边散步。”郑女士兴奋地分享着她的日常,“下午3点午休后去海边转转,晚上在活动室跳舞、练八段锦。”专业的心理疏导和丰富的社交活动,让郑女士逐渐走出了丧偶的阴影。“平时不让我们叫她老太太,要叫‘郑大嫚’‘郑姐姐’。现在‘郑大嫚’每天乐呵呵的,还经常开导新来的老人。”护理员王爱元说。
八大峡养老中心设置了“拼房养老”床位,也就是长住老人与日托老人共享双人间,白天结伴活动,夜间互不干扰。与郑女士同住的是一位63岁的日托老人李女士。因轻度失智,李女士曾有过走失经历。家属在附近上班,每天早上顺路将她送到八大峡养老中心,下班再接回家。“这种日托模式,既能尽孝心,又不会让生活太累,既保证了老人的安全,又让家人能够安心工作。”李女士的家属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五站一会”:让养老不再是“孤岛”
八大峡养老中心的探索,正是青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养老体系的缩影。从负一层的活动室到阁楼的儿童娱乐区,从中医理疗馆到认知症照护站,1320平方米的空间被设计成“垂直养老社区”。最特别的是市南区“五站一会”模式:整合社区治理、为老服务、社会救助、慈善公益等多方面的功能和资源,打造集“居家养老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站、社会救助工作站、五社联动助力站、邻里守望工作站、居民议事会”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为民服务中心,让养老不再是“孤岛”。王文娟介绍,日托费按护理等级分为100-200元/天,包含三餐和生活照料、娱乐等服务。
“市南区下辖的11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有10家中心都推出了‘短托服务’。短托服务方式比较灵活,一天以上可以短托,白天短托晚上回去也可以。”青岛市市南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与家属寻求短托服务主要有四种情况:家政人员节日返乡、子女出差不在身边、老人因病短期入住以及手术后恢复期、老人想要体验机构养老。“养老服务中心拓展短托服务业务,一方面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让不少老人有机会走进养老院,打破固化认知。”
短托体验:精准把握需求,养老更接地气
多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短托这种“体验式养老”模式有效缓解了传统养老机构的空置率问题。“通过短托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老人和家属能实地感受机构的环境和服务,也为长住打下基础。”王文娟说,在八大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约80%的日间照料、短托老人最终转为长托入住。
青岛市民政局养老处负责人刘佳表示,“短托服务”让养老机构能够更精准把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使养老服务更接地气、更具人情味。“养老服务创新的终极考场不在机构评级表上,而在‘郑大嫚’们舒展的眉头间。”刘佳认为,短托服务是机构养老向社区延伸的重要纽带,鼓励更多养老机构开展“体验入住”“喘息服务”等创新模式,这不仅能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更能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助力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记者 尚美玉
责任编辑: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