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家庭,从北大教授到普通宝妈,避不开的养老困境 如何直面老去
发布时间:2024-04-22 05:00 浏览量:8
生而为人终究都要直接面对“老去”的残酷!从北大教授到普通人,5个家庭,都避不开“养老”的困境。
近日,凤凰网的一篇文章《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胡泳教授在与凤凰网访谈时说:人生始于屎尿屁,最后也终于屎尿屁。
我们终究要直面残酷的“老去”
作者:王之言 来源:凤凰网
当你身处人生盛年,拥有智慧、事业、家庭和现代生活方式,忽然间,你被每天强制劳动9小时,包括但不限于:制作软质食物;喂饭;清理地板痰渍;将打翻物品归位;洗澡、擦拭、换尿布;换洗内外衣物;换洗床单被褥;陪玩陪聊;跑医院;喂药……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他的过往,还有很多耀眼的经历。
如今,这样一位社会精英,也被自己痴呆的85岁的老母亲,变成了24小时的“保姆”,他表示自己目前最大的成就是:某天把握好了母亲的大小便时间,让她在一天里既没有尿裤子,也没有拉被窝。
成功人士如胡泳教授,一直努力在“做自己”与“做孝子”之间寻求平衡。
山东济南,中学老师带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上班的新闻, 依然被人们关注着。4月19日,记者采访这位带母亲上班的孙元金老师。
北大教授胡泳的母亲是重度阿尔兹海默症,孙老师的母亲相对来说症状轻,生活能自理。
当记者问孙母:“您上我们学校来多长时间了?”
孙母:“也就十来多天吧!”
一旁的孙老师无奈笑笑:“我母亲其实从去年就来了。”
当孙母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时,如何更好的照顾母亲,成了孙老师的心病。最后通过向学校反映,并与同事沟通,争取到了带母亲一起上班。
很多家长也都表示支持孙老师的做法,家长也觉得身教大于言传,孙老师班上的学生回家和父母说:等你老了,我也会把你带在我身边。
在孙老师积极的影响下,班里处处展现着尊老孝老的风气,同时也给学校带去了积极的正能量。
4月13日,青岛广播媒体报道,湖南娄底一位女子晒自己80岁老父亲养老现状。
老人共有六个子女,其中五个是当老板的,五人都给女子发工资,每人一个月1000元,女儿他给父亲当贴心保姆,甚至求老天让老爹长命百岁,因为父亲就是自己的摇钱树,父亲长命百岁,她就永远不会失业。
负责照顾老人的女儿,每天跟着老父亲吃香的,喝辣的,换着花样做营养均衡的饭菜,把老父亲照顾的无微不至。
这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老人身体又健康的养老模式引起了网友的羡慕。孩子们都很孝顺,从老爷子的脸上就能看出幸福,养的红光满面的。
可见幸福的晚年,除了儿女的孝顺、有出息,很大的原因在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4月17日,义乌传媒发布了一条视频,视频中的女子放弃自己的事业,3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脑损伤妈妈。
妈妈脑损伤之后性情大变,经常黑夜白天颠倒,会无缘无故的哭泣,大小便失禁,鼻涕口水横流。
据女子所述,妈妈状态越来越差,这三年当中自己也结婚生子,有了小宝宝,如今妈妈的状态影响到了小宝宝的成长,不得已,想放弃亲自照顾妈妈,将妈妈送到养老院。
一个新组建的家庭,面对脑损伤的母亲,对家庭而言真的是一个艰难的考验。
如何面对养老是很考验人性的,某些时候,被人称颂的“孝顺”也得为现实让步。
4月20,光明网有篇文章:一人照顾六个老人,47岁宁波男子患上焦虑症。
文章中的男子陈先生,几年来长期陪伴家中的四位老人看病,最后自己,崩溃到焦虑。
陈先生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妻子身体不好,照顾双方父母四位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头上。由于家庭原因,陈先生还要照顾年迈的阿姨和舅舅。
六个老人像大山一样压着陈先生。
陈先生无奈的说,他每天口袋里都放着六张医保卡,随时准备着陪他们看医生。
这种身心的折磨和压力,导致自己感觉身体也吃不消了。
写在最后如陈先生夫妻一样的独生子女家庭,从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到现在,都开始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
医生就陈先生的情况给同样因照顾老人而焦虑的中年人一些建议。
照顾老人容易造成身体疲累,也容易被感染负面情绪,照顾老人要寻求家庭成员的帮助,可以聘请家政人员分担压力。
要学会自我减负自我调解,毕竟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老人。
养老制度即使再完善,照顾老人的主力还是儿女。
最后写几句与养老相关的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双向奔赴的,没有付出,想要有收获也比较难。所以原生家庭与新生小家庭顺利过渡,和和睦相处很重要。
老话说的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但凡婆婆媳妇关系好的,家庭幸福感更高。
等老了真的有那么一天,需要儿女的照顾,儿女才会心甘情愿的回馈,而不是只出于责任和义务。
胡泳教授说:人的境况归根结底就是生老病死,那个“黑暗”离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