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一年多,我和我老公顺利混进村里老年团
发布时间:2025-04-05 07:20 浏览量:5
文字编辑|丽子
图片|来源网络
感谢您百忙中来聆听我的碎碎念,愿我的文字能伴你流离颠沛,给予你心安!
#春日生活打卡季#
去年,公公处于脑出血康复期,孩子又年幼,我们无法出门打工,其余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寨子里只剩留守老人和孩子。
去年就只有我和我老公,还有两个堂哥在家,我们一同搞养殖。大堂哥在镇上开超市,有事才回村,所以基本上村里就剩我们俩和另一个堂哥是年轻人,平常大家有啥事都会叫我们帮忙。
春耕时节,老人们要种菜,去镇上买种子不方便,赶集日我们去赶集时,他们就会让我们帮忙带回来,或者有时搭我们的车去赶集,我们从不收钱。
有时老人们要帮忙带东西,我们就给带,周五村里小孩放学了,他们也会叫我老公去帮忙接,周日帮忙送,这时候人家给钱我们才接,平时赶集日就当顺路,我们不接。
后来有人提议说,要不赶集日你们就多跑几趟吧,载载我们,老是麻烦你们买东西也不好,有时候我们也想自己去逛逛,免得老是让你们帮忙买东西,你们都没时间逛街了。
有时我们要去打米,也得麻烦你们帮忙拉,所以你们就干脆收钱吧,按正常价格收,你们不收别人也会收,在家照顾老小也没法出去挣钱,跑车挣一块是一块,哪怕给孩子买点零食也好。
于是从去年下半年起,赶集日我老公开始跑车载人,一天跑四趟,也能挣个百来块钱,够一周的菜钱,这不,生活费就有了。
按路程算,正常一趟车费是七块钱,来回就是14块,有些人看我们不容易,经常会多给,有的七块钱给十块钱,找零也不要,来回14块,非要给15块,有的甚至给20块……
给他们找零,他们说,就当给孩子买糖了,你们也可怜,照顾老小出不去,别不好意思收,有你们在家,我们这些老家伙上街真的方便多了。
有时有些老人让我在手机上帮他们买东西,快递拿回来后,他们也会多给我三五块,说是给我的辛苦费。
平时家里有啥事,他们也都会来帮忙,比如去年腊月,他们算着月份,知道我快临产了,隔壁奶奶一直问我哪天去医院,如果去医院了要跟她说,她会帮我们看家。
我去医院那天,他们得知我又喜得一位小王子,都为我高兴。
出院回家坐月子期间,大家都拿着自家养的土鸡和土鸡蛋来看我,真的吃都吃不完。
他们都问我们办不办三朝酒或者满月酒,我们说不办,他们说孩子来这世上就这一回,就该热热闹闹的,有我们帮忙,再说了你们不办别人办,你们还不是要送别人。
拗不过他们就办了,真的全是他们帮忙,酒席过后,房子也帮我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一直叮嘱我出了月子也别急着干活。
前几天村里一个大妈问我去不去赶集让我给她带点糖,要人家自己手工做的那种,五块一斤,买10块钱的,帮她带了这会儿又给她送去。
这两天去村里吃席,他们都问我要不要给公公带饭,我说带点,一吃完饭,他们个个都帮我打包。
我一进去,人家看我带两个孩子,马上就给我找位置坐,帮我盛饭之类的……
村里虽然有些人爱唠叨说闲话,但大多数老人还是热情对待我们。真的不夸张只要我们一开口,都能喊到人帮忙,我们算是成功混进老年团了。
与老人们相处久了,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生活的智慧。他们有独特的节约办法,懂得如何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菜肴,还会传授一些古老的农事经验,这些是书上学不到的。
闲暇的时候,老人们会聚在一起聊天,话题从往昔的艰苦岁月谈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我们也会参与其中,听他们讲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家族的故事。
这种融入也让我们的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成长环境。老人们对孩子总是充满疼爱,孩子在村里到处跑,大家都会笑着逗弄,有时还会拿出自己珍藏的小零食。孩子在这种充满爱的氛围里,变得更加懂事有礼貌。
虽然我们也憧憬过外面的繁华世界,但在村里的这段日子,融入老年团的这种生活,充满了质朴的情感和简单的幸福,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往期精彩内容:
1.疯癫二十余年不扫墓的三伯,今天竟跟我们一同扫墓并在他母亲坟前长跪不起
2.清明扫墓的日子谈不妥,是因为老人说初七清明有三类人不能上坟
3.清明节扫墓的日子一直没谈妥,老人说今年初七正清明日子扫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