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好消息!“一卡通行”正全面推广,已有地区开始推行,未来生活将怎么变化?
发布时间:2025-04-05 17:30 浏览量:7
退休老人的生活便利又升级了!2025年5月1日起,福建省将全面停止办理纸质版《老年人优待证》,转而用身份证直接替代。这意味着,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需随身携带身份证,就能享受免费乘车、景区优惠、优先就医等多项福利。这一政策不仅省去了办证换证的麻烦,还解决了“出门带一堆卡”的烦恼,真正实现了“一证在手,全省通行”。
过去,福建省老年人要享受优待服务,除了身份证外,还需额外办理《老年人优待证》。这张纸质证件自2003年推出以来,分为“绿证”(60-69周岁)和“红证”(70周岁及以上),不同年龄段的老人需要分别申领或换证。比如,福州市民林先生为了把“绿证”换成“红证”,曾跑了好几个窗口都没办成。类似的繁琐流程让不少老人头疼。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纸质证的短板愈发明显:办证流程复杂、容易丢失、信息更新慢,甚至可能出现“忘带证就无法享受优待”的尴尬。为此,福建省决定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以身份证替代优待证”,利用身份证的法定性、普及性和信息准确性,让老年人跨地区、跨场景都能便捷享受服务。
1. 减负:少办一张证,少操一份心
过去,老人出门前要反复检查是否带齐身份证、优待证、敬老卡等,用的时候还得在一堆卡片里翻找。新规实施后,身份证直接整合了优待证功能,老人只需带一张卡就能搞定。
2. 跨地域:全省通用,打破限制
身份证作为全国统一的身份凭证,打破了原有纸质证的地域限制。无论是本省老人还是外省来闽的老年人,只要年满65周岁,凭身份证即可在福建免费乘公交、半价坐景区缆车、优先就医等。
3. 免换证:年龄自动识别,无需升级
过去,老人满70周岁需将“绿证”换成“红证”,而现在身份证信息与公安系统联网,年龄达到优待标准后自动生效,彻底告别“换证跑腿”。
4. 保权益:原有证件仍可继续使用
对于已办理的纸质优待证,老人可根据需要选择继续使用或逐步过渡到身份证。各级服务机构对两种证件均一视同仁,确保政策平稳衔接。
过渡期安排:双证并行,服务不断档
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福建省设置了3个月过渡期(2025年2月1日—4月30日)。在此期间,老年人可凭身份证或原有优待证享受同等服务。若有特殊情况仍需办理纸质证,各地窗口仍会提供申请服务。但需注意,鼓楼区、台江区等部分区域因政务系统调整,已提前停止办证。
从5月1日起,全省政务服务单位将正式停办优待证,原有证件虽可继续使用,但工作人员会逐步引导老人转向身份证。若优待证丢失,也无需补办,直接使用身份证即可。
这项改革不仅是福建省落实国务院“放管服”要求的具体举措,更是对老年人群体的人性化关怀。据统计,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推行类似政策,而福建的实践进一步体现了三个深层意义:
技术赋能:通过身份证信息联网,实现优待服务的精准匹配,减少人工核验成本。
公平普惠:不分户籍、国籍,只要符合年龄条件,所有老人都能平等享受优待。
管理升级:淘汰低效的纸质管理,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为未来更多“一卡通”政策打下基础。
正如福州市民徐御寿所说:“现在出门只要一张身份证,再也不用担心忘带证或拿错卡了!”这种“小证件”背后的“大变化”,正是政府以细节提升民生温度的最好证明。
信息来源
本文内容综合自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民政厅官方通知,及《中国社会报》《福建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