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会无缘无故患老年痴呆!研究发现:患老年痴呆,离不开这5点

发布时间:2025-04-11 10:13  浏览量:8

老年痴呆这仨字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它也不是一下子就来了,它是一步一步,像下棋一样,慢慢把人围住的。

脑子这玩意儿啊,就跟家里的冰箱似的,你不注意保养,它就开始漏水、发霉、短路,最后罢工。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老年痴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有迹可循,有因有果。

第一件事,别把脑子当摆设。

你要是天天看电视、刷短视频,脑子用得少,它就跟闲着没事干的老爷爷一样,慢慢退化。

有个英国的研究,研究了几十万人,发现那些退休后啥也不干、成天坐沙发上的人,比那些还在做志愿者、写书、画画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的几率高了将近一倍。

我邻居李阿姨,70多岁还天天看书、写毛笔字,连广场舞都跳得比年轻人带劲。

她说:“脑子这东西,就得经常用。”这话一点没错。

你要是让它天天闲着,它就开始偷懒,偷久了,连你是谁它都懒得记住了。

第二件事,心情不能总是像下雨天。

人啊,心情不好,脑子也跟着遭罪。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中心有个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抑郁、情绪低落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的风险比普通人高了三到五倍。你想啊,心里憋着气,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脑子怎么能不出问题?

我有个远房亲戚,老伴走了以后,天天坐在院子里发呆,嘴里念叨着“她还在厨房炒菜”,其实人早就不在了。

他后来也得了老年痴呆,整个人像是被时间推到了另一个世界。医生说他那是“情绪性诱发”的阿尔茨海默病。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一个理儿:人不能一直活在悲伤里,脑子会受不了的。

第三件事,别把糖当成宝。

糖这东西啊,吃进嘴里甜,进了身体就不一定是好事了。现在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是“家常便饭”,可大家都不知道,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关系特别密切。

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大脑萎缩得更快,尤其是海马体——也就是掌管记忆的那个“发电机”,它最怕高血糖。

我认识一位大爷,年轻时爱喝甜饮料,饭后还要来一碗糖水,结果五十多岁就查出糖尿病。后来血糖一直控制不好,60岁开始忘东忘西,几年后连自己孙子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

医生说,那是糖在他脑子里“闹事儿”闹久了,终于翻了天。

第四件事,别以为打呼噜只是“睡得香”。

很多人觉得打呼噜是个小毛病,甚至还有人自豪地说:“我那呼噜,能把隔壁震醒。”

但严重打呼噜背后藏着一个大问题——睡眠呼吸暂停。就是你睡着的时候,呼吸停了,又开始,又停,反反复复。

大脑就像被人掐着脖子,一晚上缺氧几十次。

有个研究说,那些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得老年痴呆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70%。

因为大脑长期缺氧,就像灯泡电压不稳,时间长了就烧坏了。我有个朋友,50岁开始呼噜震天响,后来检查出来睡眠呼吸暂停,医生给他戴了呼吸机,结果呼噜没了,记性也好了。

人睡得好,脑子才有力气工作。

第五件事,脑子最怕的一种“安静”:社交太少。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老人一退休,朋友圈就从几十人变成三五个,最后只剩自己。他一个星期都说不了几句话,连超市都懒得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就像手机信号差了一样,大脑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慢慢就“断网”了。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活跃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得更慢。

你每天和人聊天、争论、笑、吵架,其实都是在锻炼脑子。脑子喜欢热闹,越热闹,它越兴奋。

孤独,才是它最大的敌人。

老年痴呆也不是说你做了这些事就一定会得,它不是感冒,不是一吃冷饭就中招。它更像是一棵树,你每天怎么养它,它就怎么长。

你给它阳光、空气、水,它就枝繁叶茂;你天天让它干枯、闷在阴暗里,它就慢慢死去。

现在医学也在进步,有些药物、训练、甚至音乐疗法,对延缓老年痴呆有一定作用。但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生活。

你不能指望医生每次都能“修好”你的脑子,就像你不能每次车坏了才想起来修,平时保养才是关键。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吓人,也不是为了卖弄什么知识。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老年痴呆不是天注定,它和你吃的饭、过的日子、笑的次数,吵的架、走的路,都有关系。

你活得越像个人,它就越不敢靠近你。

所以啊,今天开始,给自己泡一壶茶,读一本书,和邻居唠唠嗑,晚上早点睡,奶茶少喝点,别老闷着。

你的脑子,会感谢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王丽,刘靖.(2021).中国老年痴呆现状与防控策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40(5),489-493.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22).老年抑郁与认知障碍相关研究进展报告.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23).阿尔茨海默病中国临床指南更新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