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不动产登记要大升级,老年人如何适应网办?

发布时间:2025-04-13 12:10  浏览量:12

近年来,数字化政务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许多传统线下业务逐渐向线上转移。湖北作为中部重要省份,不动产登记服务也迎来了大升级。类似于合肥的"全程网办"模式,湖北的不动产登记业务也将实现全面线上化。这一变革对于提升行政效率、便利群众办事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群体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合肥的经验来看,不动产登记网办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开始的"全程网办"试点,今年4月已经扩展到包括首次登记、二手房买卖等全部业务类型。办事渠道也由最初的3个终端扩展到多平台覆盖。这种模式让很多群众享受到了"一次不用跑"的便利,特别是对于在外地工作或经商的人群来说,跨省通办功能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比如合肥的王先生就通过远程视频完成了外地商铺的抵押登记,免去了往返奔波之苦。

然而,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不动产登记全面网办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应。根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办理各类业务的占比不足四成。许多老年人习惯了传统的窗口办事方式,面对手机APP、网上预约等新事物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办事权益,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网办模式,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借鉴合肥的做法,湖北省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老年人适应网办新规。首先,保留适当的线下服务窗口十分必要。合肥专门设立了教学窗口,由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办理业务,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其次,可以考虑开发专门的"长者模式"APP界面,放大字体、简化操作流程、增加语音提示等功能。再次,社区可以组织不动产登记网办培训活动,邀请专业人员为老年人讲解操作步骤,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技能。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帮办代办机制。对于行动不便或学习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可以委托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代为办理。同时,服务热线要确保畅通,安排专人解答老年人关于网办的各种疑问。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网办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选择权,不能强制要求所有业务必须线上办理。

湖北不动产登记全面升级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适应问题。通过保留线下渠道、优化操作流程、加强指导服务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未来,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湖北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将朝着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让群众办事像"点外卖"一样方便的目标。这需要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确保每位群众,包括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