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关于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警示

发布时间:2025-05-29 09:54  浏览量:18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通过夸大疗效、虚假承诺等手段针对老年人群体推销高价药品、保健品,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增强防范意识,寻甸县市场监管局特发出以下消费提示:

一、常见虚假宣传手段

1.免费陷阱:以免费体检、试用、讲座、赠送礼品等吸引老人参加活动,在活动中雇所谓的“专家”“名医”免费体检或义诊后故意夸大老人病情,通过虚假宣传、恐吓式营销等手段诱导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2.夸大功效:宣称保健品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各种疑难病症,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绝对有效”等绝对化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欺骗诱导老年人。

3.虚构案例:编造患者使用产品后康复的虚假故事,附上患者照片、姓名等信息,或者找“托”扮演患者现场讲解使用产品后的明显效果,烘托氛围,让老年人信以为真。

4.伪造背景: 冒用境内外著名医药科研院所、权威医疗 机构、基金会、行业协会等高大上名头,伪造学术报告、科研数据,扮演神医、专家、研究员等各种头衔,将其产品标榜为国内重大发明或国际科技领先成果,忽悠老年人购买其产品。

5. 亲情营销:销售人员通过嘘寒问暖、上门服务、赠送礼品、买一送多等“情感攻势”获取信任,并进行情感维系,扩展人脉。打着“关爱老人”旗号, 以低价成本高价出售,进行“情感绑架”式推销。

二、消费警示提醒

1.理性看待产品:明晰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牢记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具备治疗疾病功能,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药品用于预防、治疗疾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在购买保健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名称、批准文号、功效成分、适宜人群、保健功能、注意事项等内容。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遵医嘱治疗,不要轻信保健品能治病的虚假宣传。

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应去正规医院、药店,认准“国 药准字”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购买保健食品要在正规商超、专卖店或药店,查看“蓝帽子”标 识及“国食健注”或“卫食健字”文号,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真假。对上门推销、电话推销或举办讲座的人员和机构,要查看其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切勿通过无资质商家、流动摊贩、非法集会场所或不明来源的网络链接购买。

3.多沟通慎决策: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不要轻易向商家透露个人健康状况、家庭情况、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避免遭受诈骗。遇到推销时,及时和子女、家人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冲动消费。大额消费前更要谨慎,多思考、多对比。不轻信电话、会议促销,不轻信免费赠送礼品活动,远离打着养生讲座、有奖听课、免费体检等旗号,远离采取家访送礼、会员优惠、雇托销售等方式推销产品的“会销”活动,不相信商家“洗脑式”宣传。

4. 留证据助维权:购买产品时,要妥善保留好购物小票、发票(发票或销售凭证上应详细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日期等信息)、产品包装、说明书、宣传资料、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可作为维权证据。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或遭遇消费纠纷时,要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或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希望广大老年消费者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远离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陷阱。寻甸县市场监管局呼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关注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市场,加强对不良商家的监督、监管,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他们安享健康晚年生活。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 5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