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公交老年卡新规,这些变化需注意,关系每位老年人出行

发布时间:2025-05-28 09:53  浏览量:18

手机往公交卡上一贴就能看余额!长春这帮银发族最近可算逮着大便宜了。咱们社区的张大爷逢人就显摆:"瞅瞅我这新学的本事!往手机壳后头这么一贴——滴!720块补贴还剩多少明明白白!"您可别小看这功能,搁以前得专门跑充值点排长队,现在窝在炕头上动动手指头就成。

操作起来也没那么玄乎。您就打开支付宝搜"长春老年卡",点进那个吉通生活的小程序。重点得是带NFC的手机,现在市面上千把块的智能机基本都带这功能。把老年卡往手机后盖一贴,滋啦一声就绑定成功。要说这次升级最得劲的就是不用再上传身份证照片,省得老花眼对着手机镜头折腾半天。

不过这事吧,也有让人挠头的地方。您说现在65岁往上的老人家,有几个能玩转智能手机的?社区活动中心天天挤满学操作的老人,隔壁李奶奶把手机和公交卡捆皮筋绑一块儿,说是怕把卡弄丢了找不着。年轻人看着可乐,可细琢磨又觉得心酸——科技发展跑得比老年人适应得快多了。

说到办卡条件,长春本地户口或者有居住证这条卡得死死的。租住在南关区的刘姥姥为这事跑了三趟社区,最后还是儿子把房产证拍照上传才搞定。线上办理说是方便,可真要操作起来,没子女帮忙还真够呛。

您别说,这功能一上线,倒把不少家庭关系给整热乎了。周末去儿女家吃饭的由头又多了一个——"丫头啊,快教教妈咋用这个什么恩埃弗西查余额!"年轻人手把手教老人操作手机的场景,比啥亲情广告都暖心。

眼巴前儿还有件蹊跷事。老年卡补贴明明说好每年720,可有人反映实际到账金额对不上数。汽开区的孙大爷较真,非让闺女帮着一笔笔查消费记录。结果发现是跨年度乘车分段计费闹的误会,虚惊一场倒把全家都培养成查账小能手。

要说这科技改变生活,还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去公交站瞅瞅,戴老花镜摆弄手机查余额的大爷大妈比比皆是。有人把老年卡套和手机壳做成连体款,有人专门缝了个带NFC标识的卡包。这些透着生活智慧的改造,比啥产品设计都接地气。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宽城区的周老爷子就倔:"我偏不学!每月1号去充值点查账,还能跟老伙计们唠唠嗑呢!"要不说科技服务得保留线下窗口呢,这查余额的新功能对部分老人来说,可能还真不如街坊邻居见面寒暄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