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赋能:老年学堂摄影课程与社区社团联动 重构社区治理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6-10 05:20  浏览量:11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杭州市拱墅区天水街道戒坛寺巷社区大运河幸福家园创新探索“文化养老”新模式,通过老年学堂摄影课程与电管社区社团的有机联动,构建起“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社区治理良性循环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样本。

文化养老:老年学堂摄影课程重塑银龄价值

天水街道老年学堂推出的摄影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展示”三维体系。课程不仅教授手机摄影技巧,更注重引导学员用镜头记录社区变迁、传递人文关怀。学员们从如何构图,如何运镜,再到视频剪辑,都在慢慢成长为社区“摄影师”,这正是课程成效的最佳注脚。

社团自治:从兴趣小组到治理主体

电管社区社团的转型发展颇具代表性。这支由退休居民组成的乐团,在专业培训支持下,不仅实现艺术水平提升,更主动承担起社区活动配乐、节日演出等服务职能。社团负责人徐老师表示:“我们不仅是文艺爱好者,更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机制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戒坛寺巷社区以“课程+社团”为载体,探索出一条“居民主导、资源共享”的自治路径。社区自治团队通过“公益志愿服务积分制”,形成“技能学习-服务输出-积分激励-反哺社区”的良性循环。如今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理人”,自发组织策划表演活动,自治活力显著提升。

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积极老龄化”理念,通过文化赋能激发银龄群体的治理潜能,实现了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的跨越。戒坛寺巷社区将进一步完善“课程-社团-治理”的转化机制,让更多老年人在参与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