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戒烟吗?医生告诫60岁以后的老人,吸烟牢记“2不吸”
发布时间:2025-06-25 14:08 浏览量:8
李爷爷今年65岁,身体还挺结实。年轻时烟不离手,最多一天点两包,街坊邻居提起他,无不摇头。他也不以为意,这一辈子,热闹过、忙碌过,烟就像老朋友陪在他身边。子女催过,亲戚朋友提过,“戒吧,不然迟早出事。”李爷爷嘴上嗯嗯,心里却觉得,人都这把年纪了,戒烟还图个没人能说服他。直到最近体检,医生看着片子犹豫了一下,把他喊进小屋,语气重了几分。
“肺有些阴影,建议详细查一下。”医生声音平静,手却来回转着笔。李爷爷愣了,突然冒出点慌。他本来还觉得自己身体不错,怎么会突然冒出这种问题?儿子找来医生问半天,也就只听医生说了句,年纪大了,哪怕已经抽了大半辈子烟,戒烟依然有价值。李爷爷半信半疑,烟瘾这种东西说戒就戒?他心里其实是不信的。
有人抽都抽这么多年,再戒烟究竟还有用吗?世界卫生组织一张数据摆出来60岁以上继续吸烟的人患上心脑血管病的概率,比同龄不吸烟者高了三分之一。有人又问,已经到这岁数了,身体也许早已习惯了尼古丁,缓慢的损害只是每一天的小变化,看不见的事,谁又计较得清谁的命长些短些?可另一头,基于大量流行病学调查,60岁后的戒烟,哪怕烟龄在30年左右,心脑血管和肺癌的患病率,依然会明显下降。但真到必须做决定的时候,人往往还会犹豫。
李爷爷倒也不是一根筋的人,心里总会有点存疑。平日抽完一支烟,偶尔嗓子不舒服咳嗽几下,他会忍不住回想刚才医生略带严肃的脸。医生还特别说了一句“有些不对劲的吸烟习惯,60岁以后尤其要注意。”这话他倒是记住了。可真的让他一根烟不碰,他未必做得到。这种混杂的想法,就是每个老烟民的日常吧?
其实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事情不是说不在乎就是真的无所谓。老年人对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抵抗力天然偏低,先天条件早就决胜了大半。吸烟引发的咳嗽、痰多、气喘,这些症状常年找上门时,痛苦也不会少。慢阻肺、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这四个词总是与烟民紧密挂钩。李爷爷偶尔胸闷,家里人每次都紧张得不行。这也许就是人到中年的真实。
你问吸烟与心脑血管问题有直接关系吗?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长期吸烟使血管持久收缩,血液流动变差,薄弱的血管壁更容易堵塞。心梗、脑梗的数据年年在网上爬,每年超过一百万老年人因吸烟诱发的相关心脑血管疾病住院。说起来好听,其实医院门口那排等着检查的人,有不少就是被烟草悄悄送进去的。
市面上总有几个自信的大爷拍着胸脯“我抽了几十年,不见我有事。”可是,现在谁能保证哪天早晨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就不是下一位?那些常见的对抗烟草的论调,看似无用,实际在医学上一步没错。免疫力变差的老年人,只要感染一场感冒肺炎,恢复都比同龄不吸烟的人慢两倍。李爷爷去年冬天发烧一场,病床上捱了半个月,一时间烟也没敢多碰。
烟草的毒素不光是肺,被低估最多的是骨密度。劣质烟一支下肚,骨质疏松、骨折、牙齿脱落,轮番上演。这种慢性消耗,往往让人浑然不觉。李爷爷家老伴提醒他,“你牙怎么掉得比别人快?”李爷爷嘟囔了几句,不拿正眼答话。可是牙疼病发作也不是一次两次。这种小毛病积攒着,谁也说不清哪天哪一件突然变成大麻烦。
你早晨起床刚睁眼点根烟,这对有些人来说简直是一天的“仪式感”。可心脏血管醒的慢,血流低,烟气一过,有害物质更快进到血液里。一次两次好像无关紧要,可五年十年以后,心脑血管的风险直接上升。尤其一夜没吸,肺部的自清能力还没打开先吸一口,等于提前把伤害拉满。可说出来谁肯听进去?
劣质烟的问题更难防范。市场上杂牌便宜烟,价格低、味儿呛。有害成分超标,焦油、杂质远超国标,这对60岁往上的老年人,真是雪上加霜。有时候,廉价烟卷一整包下去,短期根本没法察觉不良反应,等到查体才发现肺里都是问题。可要他真戒了烟,或者舍弃早晨那几口,还不如说服他不打牌容易。
也不是说吸一支烟马上就有毛病,戒了烟就立竿见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监测发现,哪怕60岁戒烟,几个月内心肺功能就开始缓慢改善,咳嗽、气喘往往减少。可血管壁的代谢,可能要一两年才逐步变好。李爷爷问医生“我都老了,戒烟有什么意义?”医生的反应两极,翻资料、说案例,有些医生也许觉得,信的人就能信,不信的说再多也没用。
辩不过自己烟瘾的人,其实并不是懒,而是余生不想被束缚太多。但说老实话,吸烟带来的累赘和痛苦,都得自己咽下去。你抽烟仅仅是享受了一时,可被疾病困住,连下楼晒太阳都喘吁吁,这是无数老年人不敢承认的事实。可是,能彻底戒烟或者少抽的老人到底有多少?身边不少人戒烟三天就开始烦躁,七天复吸,最后自暴自弃,这不是身体真的戒不了,而是习惯使然。
再说怎么缓解吸烟的损害?有人觉得喝水没用,李爷爷倒是每天一大杯白开水,总想着“清清肺”。医生说的对,多喝水确实能帮忙稀释痰液,有害物质或许也能排得快一些。其实网络上新出的“喝水解毒法”争议不少,但医学数据显示,多饮水对高级龄烟民还是有辅助作用。只不过一两个动作的改变,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戒烟本身。
运动对抽烟影响有用没用?这一点争议挺大。理论上,运动有助于提升肺活量、加速新陈代谢,减少持久的呼吸道症状。实际操作中,年纪大了的老人,有的人坚持每天三十分钟散步或冥想太极;有人则一口气走不到五百米。可是,哪怕微量运动,还是能提升整体体力。只是,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因烟而放弃运动,也不会因运动戒掉烟。
日常饮食的调整,也是老年吸烟者增补防线的重要一环。医生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E,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摄入。李爷爷听医生叨叨,每天多吃了两瓣橙子,偶尔还照着食谱学着炒菜。不过说实话,他并不觉得自己能靠吃水果治好因抽烟落下的咳嗽。真实的数据是,吸烟所损耗的抗氧化剂数量大于食物本身能补足的。
定期体检的问题,老人们向来最忽略这一条。李爷爷头三次体检都是家里人硬拉着去的,只要自己没发烧不咳血,总觉得去医院就是浪费钱。但真正发现早期肿瘤、慢阻肺,都得靠系统性检查。身边某个远房亲戚,因为常年咳嗽,最后一拍片才查出问题。这样隐蔽的慢性病,平日根本没法感知,一旦发展到后期,局面基本不可挽回。
你说戒烟以后有没有明显改善?一些新闻里反复强调,说老年人戒烟多少年以后,心梗、肺癌、慢阻肺的风险持续下降。可也有反例,有人戒烟后依然患病。这时候,科学家又会反过来基因与环境的双重作用谁也挡不住,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大数据走。,该戒烟的时候就戒,没必要计较效果是不是立马见到,说不定有时候人的意志比命运还难以预测。
其实戒烟这事儿,真跟戒酒、减肥、降血糖一样,难度不是靠意志力就能撑起来的。李爷爷还是会觉得,自己已经六十五岁了,没患什么大病,未来活得久不久,谁说得准?但体检后的恐惧、家人日渐急切的目光,又让他生出了一点点犹豫。他偶尔自己嘀咕“要不,今年少抽一半试试?”下一秒,他又觉得这念头太可笑,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怕烟?可到底还是放下了手里的烟盒,犹豫着没点火。
戒烟与否,其实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选择。每多活一天,都是自己的本钱。每减少一根烟,或许就比昨天多了点可能。李爷爷可能永远戒不掉烟,也可能某个清晨突然不再点燃。他能否真如医生所愿,把健康这事儿慢慢彻底放在第一位?谁都不知道,也没人规定六十五岁以后就一定要为自己立下什么誓约。一切都自然发生,自然结束,这才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1邱德超。我国中老年人吸烟状况及控烟政策效应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21。DOI10。27380/d。cnki。gwkju。2021。000418。
2曹玉祥。戒烟是中老年人健康关键[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05-2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