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4岁辍学,22岁开荒山,女友放弃百万年薪陪我,一场地震全毁了
发布时间:2024-04-21 19:12 浏览量:8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553位真人故事
我是阿布@阿布Abu,原本是来自四川的山里娃,14岁就靠抬滑竿自谋生路挣钱。可20年后,我却成了一部电影的原型,由此带火了一个全新的露营地若丁山,并推动了整个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我曾为了给若丁山的七号营地找水源,揣几块干粮就在山里转一天,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大半年;为了给电影拉到投资,受够白眼与冷遇;2022年时又还经历甘孜6.8级地震,多年心血毁于一旦……
庆幸的是,我不是一个在战斗。硕士毕业的女友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她为我放弃百万年薪。我们相识于若丁山,也一度面临了异地恋,家人反对等挑战,但最终冲破重重阻碍,携手同行。
我相信,我们的未来,若丁山的未来,都会越来越好。
(我和拉姐巡山)
我本名叫陈建勇,1988年出生在甘孜州海螺沟柏秧坪村。我们村依山而居,全村三个村组,两组在山脚,一组在山腰,我们家就在半山腰。从小在山里长大,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习惯了山里的日升月落。
山里人家,经济收入有限。我在家里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我陈二娃。从小到大,我都是拣哥哥穿不了衣服穿,城里孩子有的玩具、零食,我和哥哥统统没有。就连吃肉,都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舍得多做一点。
清苦归清苦,不过父母总是乐呵呵的。童年记忆里,母亲上山劈柴,下地种田,烧灶做饭,照料家畜。一年365天,除了过年,她总是忙个不停,就没有歇下来的时候。村里人都夸她能干。
( 我在山里长大)
父亲是个木匠,村子里谁家有活,他就背着工具和几个哥们儿去给谁家做手艺。在他眼里,多重的东西都能扛,多烂的木头都能把它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再盖成一座木房子。
有一年,父亲去别人家干活时摔断了好几根肋骨,却依然笑呵呵地面对生活。
他们没读过什么书,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却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教会了我坚持、责任与担当,教会了我不抱怨,埋头做事,笑对生活。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性格从小就很独立,喜欢主动找活干,去山里捡柴火,摘野菜,给猪喂食,做点简单的饭菜等等。每次把事情做好了,父母都会夸我,有时还会专门给我做点好吃的。
(我和父亲及村里叔叔们合影,中间是我和父亲)
每到这时,我心里都有种成就感,感觉自己成了小男子汉,特别骄傲。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把我们送进了学校。学校离家挺远的,我每天都翻两座山去上学。
我走惯山路,并不觉得辛苦。可自由惯了的我,却一点不喜欢什么都要规规矩矩,什么都要听老师安排的校园生活,在学校里总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也许,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也独属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只能说,校园生活并不适合我。因为不喜欢校园,我对学习也提不起劲,成绩一直不理想。初中毕业后,就不想继续读了。
可父亲对我说:“你还是个青勾子娃儿,不读书做啥子,跟我去海螺沟抬滑竿吗?”少年热血,总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父亲这么一说,我又觉得多学点知识也不错,就又有了继续念书的想法。
(年轻时的杀马特风格)
家里花钱把我送进了一所高中。可我坚持了半学期,实在坚持不下去,我再次退学。从学校出来那年,我14岁,年龄太小,没法出去打工。
可我也不想整天呆在家里,就和父亲一起去景区抬起了滑竿。在抬滑竿的人里面,我的年龄是最小的。年龄小归小,可该干的活,一点都不能含糊。
毕竟,抬滑竿是体力活,尤其是夏天,抬一趟,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尤其是碰到山路陡,要转变的时候,力量一下子加重了,必须掌握好平衡,要是脚滑了,可是要出大事的,丝毫放松不得。
抬了四年滑竿,我练出一身力气,从半大小子长成了大人,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那天,我看着前方父亲汗湿的背影,一个念头闪过:抬滑竿,能抬一辈子吗?就算能抬上几十年,可几十年只干这一件事,人生会不会太乏味了?
(抬滑竿的日子)
我开始渴望有一些改变,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依然不喜欢校园的规矩与刻板,但我并不排斥学习知识,再三考虑后,我报名参加成人自考的入学考试。
运气不错,复习了小半年,2006年时,我考上了成都大学的专科段自考班,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自考生和全日制大学生不同,不需要整天坐在教室里,是以自学为主,上课为辅。不上课的时候,我就在成都找活干,去感受成都的生活。
在成都呆的两年,我卖过手机,发过传单,也陆续接触了一些人,算是感受了一下都市生活。
然而,梁园虽好,终非故土。在这里,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扎不下根。我喜欢的,关心的,和城市的繁华无关,城市夜空下的万家灯火,也没有哪盏是为了我而留。
与留在成都相比,我更希望把自己见识到的东西带回家乡,让家乡有一些改变。
(我的第一家店)
拿到毕业证后,我回到了海螺沟,拿出几年的积蓄,又借了点钱,和朋友一起在海螺沟附近的磨西小镇开了家酒吧,招待南往北来的驴友,兼职做户外领队。
小镇上的酒吧、民宿、餐饮等等,大多是本地人开着。我从镇头走到镇尾,跟好多人都沾亲带故,得喊一声叔或是婶。磨西小镇,就是一个“小江湖”。
刚开始,没什么人找我带团,我就在论坛上发帖引流,和小镇上的其他人互相帮衬。渐渐的,我的酒吧在小镇上站住了脚,我也在驴友圈里也有了一点小名气。
起初,我带驴友去的都是海螺沟的常规景点,后来有不少驴友都希望我带他们去那些比较冷门的路线,更有新鲜感。带的次数多了,我发现野猪凼这个地方很受驴友们欢迎。
(这样的星空,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野猪凼是我们当地的土话,原本是当地村民放养山猪的地方,过去还有不少野猪在那出没,风景开阔。天气晴好时,能看见远处的贡嘎雪山。夜里则有繁星万点,那是都市里无法看到的美景。
发现这里受欢迎,我就在附近用帐蓬搭建了一个户外基地,名叫七号营地。
虽然有营地,可驴友们很少在那里留宿,通常是在爬山中途在那里歇歇脚,更不可能在什么建筑都没有的野猪凼留宿了。
可我觉得那里的美好值得被更多人看见,留不住人,我就创造让人留下的条件。那就是在风景最好的山顶建一座民宿,并把它打造一个小众景点。
但在山里建房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给自己鼓劲,我给野猪凼取了一个新名字,叫若丁山。为了在网上推广,又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阿布。
(和驴友在磨西古镇留影)
若丁山这个名字则来自于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诺丁山》,那里面传递的爱与梦想深深地打动了我,为野猪凼取名若丁山,也寄托着我对梦想的追求,“若”就代表着无限可能。
但家里人知道我的计划后极力反对,说我是瓜娃子,一天不干正事,在什么都没有的山顶修什么房子,疯了哦。
可我觉得,一个人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只要坚持下去,老天都会帮忙的。没有人支持,我就自己干,等到干出成果了,别人自然会改变态度。
打造若丁山的计划是从2008年开始的。起初,没有上山的路,到处都是灌木丛和泥洼地,骑着摩托车上山都会陷在泥土里直打转,从山脚徒步走到山顶,得花三四个小时。
我就带着一个小兄弟,肩挑背扛地把木材一点点弄上去。花了三个多月,修成了第一幢小木屋。
(没有路通到山顶时,我只能人工拖木材上山)
木屋很简陋,塑料防雨膜做的屋顶,木板做的墙壁,四处漏风,但总归是有了雏形,梦想落了地。我又把家里的老屋抵押贷款,筹了一笔钱,继续修建木屋,一步步改造若丁山。
先是修路。2010年,我用砍刀、锄头挖出了五公里的山路,又和哥哥租了一台挖掘机把路拓宽。有路了,从前徒步上山需要三四小时,一下子缩短了一半。
解决了路,我又买了二手电线,从村里拉了十几个电线杆,给山顶通了电。有房子,有电,加上新媒体的推广,到若丁山的驴友渐渐多了起来。
最后一道难题就是用水。山顶没有水源,之前只能一趟一趟地从山下往上背水,住宿的人多了,大家都说很不方便。
我又开始了漫山遍野找水之路,光找到水源还不行,要是水压不够,水引不过去也是白搭。
(若丁山的第一幢小木屋,梦想启航之地)
这一找,就找了半年多。曾经有四次都找到了水源,可想了各种办法水都引不过去。
我都有些绝望了,一直骂我脑壳有包的父亲却说:“二娃,办法总比困难多,再努力一下。”看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家人的认可,我又充满了干劲。
绝望也好,沮丧也好,水源还得接着找。一次,我和哥揣着一点干粮进山找水,足足找了一天,然后在距离山顶五公里的密林深处,发现了一处合适的水源。我兴奋起来,立即就地取材,和哥哥试着引水,竟然成了!
这一忙,不知不觉天就黑了。父亲见我迟迟没回家,打着手电进山找我。碰面的时候,我忍不住一把抱住了父亲,眼晴都湿了。
随后,我和哥哥买来水管,正式往山顶铺设。安装完成的那天夜里,我守着水源开关,接到木屋打来的通水电话时,开心得一蹦老高,满林子疯跑。
(干活累了,找个地方歇歇)
继续第一幢小木屋后,我又陆续修建了六幢木屋,后来政府还出资硬化了山路。曾经杳无人烟的若丁山由此变得面目一新。
村里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包括我大哥都回来开起了了民宿,有的人则开起了小餐馆。若丁山也逐渐形成了一个集旅游餐饮娱乐一体的网红小景区。
而属于我的缘份也悄悄来了。2015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刘伊娜出现在了小木屋。那时,她刚从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在家乡长沙从事投资工作。
她阳光开朗,还带着尚未褪去的学生气。看着她,我就像看到了从前的我,初遇第一眼便萌生好感。
两天周末转瞬即逝,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伊娜回到了长沙,继续从事投资人的工作,在职场打拼。
(和驴友们合影,穿粉色衣衫的就是伊娜)
不知为什么,我总会想她,忍不住给她打电话。等她接电话了,我又有些不好意思,推托是不小心碰到拨机键了。伊娜笑着说:“我正想找个人聊天。”我也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我们一直在通过网络联系。有时,伊娜会到成都出差,我就开车去成都看她。有机会,我还会带着大包小包,去长沙找她,她也会带我去看各种演出和节目。我们的关系越走越近。
2015年底,一个北京的真人秀节目摄制组来若丁山拍摄节目。我负责安排节目组的住宿和一日三餐,并对接当地的关系等。我还在节目里客串了素人嘉宾,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电视栏目制作,很过瘾。
一个月后,摄制组离开了若丁山,但十几万的费用却没给,说回北京后转款。可我一直等到快过年前夕,也没见到钱。
(2019时,我去深圳看伊娜时合影)
十几万毕竟不是小数字,我安排好家里的事,就去了北京要债。可找到他们后,对方好话说了一大堆,结果就两个字,没钱,我一点办法没有,最终无功而返。
我把这事告诉了伊娜,她说,要账这事,还是得讲究方式方法的。她帮我整理节目组的消费证据,写庭审资料,跟对方打官司,谈判。最后真的把账要回来了。
收到钱的那一刹那,看着伊拉娜的笑脸,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胸中升起,那是第一次有人站在我身边,一起承担,一路同行的满足感。
这件事之后,我认定了对伊娜的感情。然而,我们一个是山间散人,日常是在山里找野果,采菌子,去山间的温泉泡澡,以及和民宿里养的两匹马、一只猫、一只狗吵架。
(多年整修,小木屋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一个是都市精英,在职场披荆斩棘。巨大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伊娜家里人的不支持,给我们的恋情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
2017年时,我们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可我并不想放弃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
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自己这十来年修建若丁山的过程,和伊娜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我觉得,这是我对伊娜最浪漫的告白,也是对若丁山最好的宣传。
没人脉,没资源,我只能不断地给来若丁山的人,尤其是影视圈的人讲述我这个梦想,起初,我得到的大多是冷眼,无视。
遇到脾气好的,会说拍电影不容易,别瞎折腾。遇到脾气不好的,就嘲笑我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一个人不感兴趣,我就跟下一个人聊,我相信只要往前走,总能遇到同频的人。
(我们的电影开机了)
我自己也记不清跟多少人聊过,最终找到了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影视公司,电影得以立项。我们在一起琢磨出了电影剧本,又想方设法拉来投资。
2018年10月25日,我们的电影《你的世界如果没有我》开机了。说实话,这个过程挺难的,好几次就差点进行不下去了,但我最终坚持下来了。
电影在年底杀青,遗憾的是,因为疫情,拍好的电影迟迟未能上映,只能等待时机。
电影虽未能上映,若丁山的名气却在不知不觉中打响了,来若丁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也让伊娜更认可这里。
2020年,已经跳槽到深圳,成了年薪百万的新媒体公司副总的她,辞去了公司职务,来到若丁山和我共同创业。
伊娜受过多年专业训练,比我更懂管理和规划,资源整合,人员搭建,这些都是我不足的地方。
(若丁山的婚纱摄影)
有她的加入,我的草台班子快速转变成了正规班子。我们在这里举行过两天一夜的露营趴、纯粹的BC风野餐会、主题婚礼,还举办过《若丁山变形记》、6天5晚意志挑战探索营、青少年夏令营……
许多文化名人,明星都来过这里。若丁山,不止是民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曾经为经营理论的不同争论,为要不要接受融资,为按规矩还是依人情办事闹过矛盾,但我们的心始终在一起,从未改变。
2021年年底,我们的电影上映了。我感慨万分,对伊娜说:“我们一直在干看着不可能的事,最终都干成了。”我和团队伙伴举杯相庆,高兴极了。
我以为此后都是坦途,可真应了那句话,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
(地震前的夏季木屋,有花有树有蓝天)
2022年9月5日,甘孜发生了6.8级地震。海螺沟正处震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地震那天,我正好在阳台,突如其来的巨大摇晃截断了栏杆,我被甩飞了出去。翻身起来,看伊娜还在厨房做饭,一个箭步冲到屋里把她拖了出来。
然后,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面山体集体滑坡,许多地方如同冒烟一样起灰尘,营地上的木屋一个个被震裂。眼看着多年的心血一片狼藉,损失惨重,伊娜忍不住哭了,我也很难受。
惊魂初定,我才发现刚才飞奔到厨房时摔伤了膝盖。但这时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能让伊娜带着几个员工在山上安顿客人,等救援的直升机进来组织客人有序运转。
我马上下山,回村里组织大家自救。忙到天黑,晚上回来时已经一腐一拐走不动路了。
(偷得浮生半日,我相信若丁山的美好终会复苏)
这次地震,家里做了20年饭的厨房全塌了,连父亲亲手打的灶都垮了。其他村民家里一样受损严重。
刚拉起的网络基站被毁坏,连通往若丁山的路都断了,我和村里人开着挖掘机连续工作了20天,才把路重新挖通。
地震后,海螺沟景区不得不暂时关闭,加上这几年疫情的影响,一度火红的若丁山暂时沉寂下来,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我想到了直播带货。早在2020年,我就开通了自媒体宣传若丁山,积累了不少粉丝。
前两年,我曾在自媒体上帮村民们卖过纯正的山猪肉,很受欢迎。
2022年8月时,川西曾有一家仙人掌果合作社的负责人找到了我,我开了6天直播,总共卖出了5吨果子,销售额超10万元。
(去地里看仙人掌果)
这些成功经历给了我信心,从那以后,我就把工作重心放到了直播带货上。在这之前,很少有农户愿意把自家的农产品放到线上出售。
在那之后,尤其是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农户愿意尝新鲜事物山里那些不为人知的优质农货,也有了新出路。若丁山,在我的直播间里复苏了。
2023年,我入选了某平台重点扶持的“乡村守护人”,可以更好地为村民们争取助学、公益项目的资源,切切实实为振兴乡村经济出一份力。
对我来说,若丁山早已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与青春,而是我和村民们共同的心血,共同的梦想。阿布不只是我,也是来到这里的所有人。
(切点苹果去喂若丁山的动物成员们)
在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开始回乡创业,参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我期望,也坚信着,阿布的若丁山,将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传递梦想与信念,激励更多人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为梦想拼搏。人生,不应该只为眼前的温饱而活。
【口述:陈建勇】
【编辑:艾薇儿】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