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美妆蛋易梦玲终于有了“凹凸不平”的脸?还挺好看…
发布时间:2024-04-19 05:50 浏览量:21
一个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调整了眉弓就能顺利脱亚入欧,而有的人却在调眉骨的路上越走越歪?
单从提升眉眼精致度来看,普女变高级的解法一定不是粗暴的一体式垫高眉弓。
虽说多数眼神动人的美人具备了协调流畅的眉眼骨骼系统。
其中,也不乏原生骨相欠缺,通过后天努力弯道超车的例子。
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美人的眉眼系统中,眉弓和眉心三角的配合尤为得宜。
即便骨相优越如天仙,也并不兼得饱满的眉心三角和立挺的眉弓。
也许,要打造眉眼亮点,除了调整眉弓之外,眉心三角也是一个关键点。
眼周只要有一处突出骨点就能拉高眉眼的吸睛度。
之前羊分享了眉弓的爆改策略,今天继续进入『点睛美人』第二期,教大家怎么调整眉心三角来打造颜面亮点,从普中跳脱出来。
不用换头也能拥有人见人夸的眉眼好骨相,let's开整
真的不是人人都要填眉心三角!
大多数人可能有个审美误区,就是想要立体+自然,就要填充眉心三角。
其实不是的!
首先,眉心三角的位置比较特殊,位于眼眶骨和额骨的交界处,覆盖了降眉肌、降眉肌、皱眉肌、颅顶肌(也叫枕额肌)共四组八条肌肉。
空间小、肌肉多、力量复杂,调整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眶骨的硬性框架,还要考虑肌肉之间的拮抗力量和骨肉之间的联动。
调整不当很容易鼓包、移位。
其次,眉心三角在整个眉眼框架中处于中心位置,纵向上衔接的是额骨额肌和山根鼻梁,横向上衔接的是眉弓。
B2:眉弓高度
纵向上,饱满圆润的额骨和眉心三角足够支撑起上半面部的立体度和辨识度。
这也是为什么网友看到张多雅第一反应是觉得像宽脸版的张元英,因为姐妹俩的眉心三角和额骨发育程度相似度很高。
额骨和眉心三角都比较立体饱满的情况下,再叠加立挺的眉弓反而会显得男相,削弱女性本身的娇柔感。
同时,眉心三角纵向往下,衔接山根鼻梁流畅不突兀不断层,塑造出的小C曲线也能够保证眉眼的自然立体。
横向上,眉心三角与其衔接的眉弓共同构成了眉眼框架的骨骼基础。
大多数男性和看起来英气冷峻的女性都搭配了比较突出的眉骨,但在气质呈现上还是有差异,很关键的因素就是眉心三角的饱满度。
眉心三角看似只涉及到一个小三角区,实际上是面骨发育的整体体现。
不仅涉及到纵横向上的骨骼衔接,还牵扯到高低度上的肌肉联动,是面部真正“牵一发动全身”的地方。
面部折叠度越高,面骨纵向发育越成熟,眉心越饱满。
反之同理,面部折叠度越低,面骨横向发育越成熟,眉心越扁平。
有了这个大基础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把脸上该立的骨点都立起来了,依然高度违和。
因为面骨基础和独立的过高骨点不适配。
因此,对于本身面骨纵向发育程度较低的人来说,只需要调整一点,就能换来颜值的大跃升。
眉心三角和眉弓、额骨、山根鼻梁的高度对比塑造了不同的眉眼审美类型。
相较于调整方案更多样化的眉弓部位,眉心三角的调整局限于相关联的额骨和眶骨基础。
只有根据原生骨骼的基础进行调整,才能保留自然感的同时提升立体度,避免调整眉骨的过犹不及。
眉心三角是怎么影响审美风格的?
要探究眉心三角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审美风格,就要先明确自己适不适合调整眉心三角。
立体饱满的眉心三角指向的是面部折叠度更高、面骨发育更成熟的骨骼框架。
这类面骨由于发育更成熟,自然在纵向生长上也更得利,大多以窄面型为主。
相比之下,同等折叠度但发育偏幼态的面骨框架,就很难支撑起饱满立体的眉心三角。
甚至连眉弓都会扁平低调。
右:黄色虚线-眉心三角和山根连线
白色虚线-额面和山根连线
这样折叠度较低的阔面型基础,如果一味追求立体和混血感,反而会失去低折叠度天然赋予的俏皮和亲人性。
顺便复习一下判断面部折叠度的办法: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之间的面积越小,面部折叠度越大。
所以,调整眉心三角之前要先考虑面型,窄面型调整眉心三角的性价比比阔面型更高。
同时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根据眉心三角衔接的其他部位,羊将眉心三角提升分为三部分:大V绝对领域确定框架、M型折线平衡立体上限、Z型折线增加自然辨识度。
大V绝对领域
搭建额面眉骨支撑框架
眉心三角的塑造依赖额骨基础,是额面和额颞折叠面联合对比出的三角区。
白色虚线框选:额颞折叠区
流畅衔接额面的眉心三角不仅能够帮助构建出有弧度、立体度强的小C曲线,还能加强眼神的深邃度和混血感。
对于大部分可调整的眉心三角来说,找准额结节高点和额颞折叠区的延伸线,就能够初步确定眉心三角的调整形状。
大V绝对领域展角越小,小C曲线的包裹性越强,眉心三角的立体度越高,眉眼越聚神。
反之同理,展角越大,小C曲线的包裹性越弱,眉心三角的立体度越低,眉眼越容易散神。
考虑到眉心三角的位置特殊,羊的第一建议是通过妆容来进行调整。
先定位,以大V领域为基础,先找到额结节的高光点和额颞折叠区的位置。
沿着颞线和发际线交点向眶上孔延伸,最终交汇处就是眉心三角的下边界。
对于本身额面发育状态还可以的姐妹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妆容来调整,既能塑造眉间轮廓又能保留自然度。
M型折线
平衡立体上限
有了眉心三角的区域框架打底之后,M型折线就是帮助提升眉心三角和眉弓之间的过渡。
受到人种和遗传影响,大部分亚洲人的眉心三角起伏较低。
这就决定了只有配合原生眶骨、眉弓基础,才能够塑造出立体感更强的小C曲线。
眉心三角和眉弓的过渡则是为了平衡眉骨整体的自然度,让眉骨呈现出舒展自然不局促的走势。
高度恰当的眉心三角能够自然地顺承额结节(额面高点)、山根和鼻尖高点,平衡上半面部的立体度。
如果眉心三角舒展饱满,而眉弓深长,则会反衬颞区狭窄紧张。
相反,如果眉心三角过窄,且眉弓短平,则会呈现出尖头的视觉感。
所以,眉心三角和眉弓结合成的M型折线,能够用来提升眉心三角调整过程中与整体的协调一致性。
对于本身眉弓基础不算差的姐妹,可以通过妆容上的调整来实现眉心三角的视觉提亮。
至于眉弓和眉心三角都有明显缺失的情况,就可以构建M型折线。
折线高点是在眉骨上缘、瞳孔正上方的眉弓高光表现点,折线两端则是位于额骨和颧骨的交界处。
找准眉骨横向调整的M型折线边界,才能打造出自然且眉弓眉心相适配的眉骨系统。
Z型折线
增加自然辨识度
眉心三角的塑造不仅需要平面上的边界和框架界定,还需要立体空间上的高度呈现。
Z型折线奠定的是眉心三角和额面、山根鼻梁之间的高度对比基础。
失去Z型折线加持的眉心三角,容易让人变成奥特曼。
很多过度填充后出现的寿星公额头,也是因为没有找准眉心三角和眉弓、额面的高度对比关系。
小C曲线的立体感也取决于眉心三角的侧面高度和轮廓分明的眉眼结构。
大部分饱满又自然的眉心三角不仅能构建出清晰的眉眼结构,还能呈现出上半面部的高度有致。
即便有的人看起来眉心扁平,也只是因为山根鼻梁低缓,对比之下显得眉心三角扁平。
实际眉眼结构清晰分明,上半面部高低有致,Z型折线曲折有度。
Z型折线框定的不是眉心三角的绝对高度,而是和额面、山根鼻梁对比之下的相对高度。
眉心三角极易被人忽略,但的确是让人在成为第一眼美女之后增加耐看性的关键部位。
衔接眉心三角的各个区域也都在影响着眉心三角的最终表现。
尤其是山根鼻梁,和眉骨自成一体。
即便是整形模板高允真也在不停调整来寻找更合适自己的风格,这不姐最近就给自己换了个驼峰鼻。
脱离了模板美的同时,保留了面部整体的协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