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1种欲望的伴侣,注定会走散?
发布时间:2024-04-20 02:13 浏览量:8
作者:阿蕊 编辑:阿若
ID:yidianling
最近接触的几位来访者,都在亲密关系里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我突然意识到,似乎很多人都在为关系里这样的转变困扰:
来访者月月刚谈恋爱那会,和伴侣的聊天记录里塞满了日常的照片。 两人话多到舍不得睡觉,能从共同看过的一本书,聊到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但结婚以后,他们的消息列表里慢慢只剩下 “吃了吗”“加班吗”“记得拿快递” ...... 两人回家话也越来越少,睡前各自沉默地刷视频打游戏。网上都说:分享欲给了谁,爱就给了谁。
那么,分享欲消失,就是不爱了吗?
01
分享欲≠爱
想要回答上文的问题,得先搞清楚,分享欲是怎么产生的?
分享欲的动机之一,是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
我们通过暴露自己的情绪、观点、认知,来展现真实的自己。
我和你分享琐事,你向我展示脆弱,在这种你来我往的分享中互相看见,这是人类的情感交互机制。
它像是一种信号的传递。
代表两个人之间的理解、信任、支持,代表着和你在一起我感到安全和满足。
双方的关系也在这样的互动中不断走向亲密。
分享欲的另一个动机,是宣泄情绪。
我们不止和伴侣分享美好事物,还有很多抱怨和吐槽。
朋友花花就是,她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刻意刁难的客户。因为这些人她心情特别不好,下班后就会和伴侣分享。
花花不需要对方提供什么好点子,只要能耐心听她讲完,理解她的难处,花花就觉得一天的不爽立刻烟消云散。
这是因为,分享欲产生的互动,会让一个人的支持系统被重新构建。
让关系中的双方得到力量,共同抵抗住生活里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然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分享欲并不只出现在爱情里。
小A很喜欢和女性朋友聊天,因为有些话题和男生聊起来特矫情,但在女性面前,他可以袒露内心柔软的部分。
对小A来说,他暴露真实的自我,并在一来一回的分享中感受到了归属感,但过程中很少产生爱情的火花。
也因为如此,很多人觉得小A是个妥妥的海王。
小B的分享则不限性别年龄对象,她是个妥妥的e人,仅仅是“分享”这个行为,就让她觉得很快乐。而她也会认真回应所有分享。
和人的互动,是小B的能量来源。
小C工作无聊时,也经常和异性同事聊八卦、吐槽老板,以此来宣泄情绪。
由此可见,喜欢一个人确实会有分享欲,但并不是有分享欲就是喜欢。
此外,分享欲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心理学家查普曼提出过五种表达和传递爱意的方式:
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语言、精心的时刻、精心的礼物和服务的行动。
当我询问来访者月月,她还爱她老公吗?
她有些犹豫地回答:“还爱吧。”
因为他们每天早上班前都会拥抱,过节的时候也都给对方准备了心仪的礼物。虽然两个人话变少了,但还是想和对方生活在一起。
这些细节,都是爱意存在的证明。
所以,分享欲消失,并不是不爱了。“爱”或许是换了种方式存在。
02
什么阻碍了
我们的分享欲?
既然还爱, 分享欲怎么消失了呢?
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情绪状态低落
很多人说:成年人没有分享欲。
下班了只想躺着,周末只想补觉。人生太无聊,没什么值得分享的。
大脑中挤满了生存压力和前途焦虑,我们变得不爱分享。
这是因为不良的生活状态导致的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已经到了轻抑郁状态。
月月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去年被调到新的岗位,之前的工作经验完全用不上,只能重新学习新的技能。
工作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她到家后什么话都不想说,只想一个人呆着。伴侣分享新鲜事时,她左耳进右耳出。
月月因为工作而焦虑,伴侣因为她的冷漠而变得沉默寡言。
于是两人的交流慢慢变少。
2、新鲜感消失
几乎所有关系在初期都是分享欲爆棚,因为这个阶段的爱情是由多巴胺主导的,它让人好奇、兴奋、理想化,并关注未来。
我们想多多了解对方,尤其发现爱人与自己一样喜欢榴莲的味道,认为电视剧里那个终极大反派就是该死、对某个事件有相同看法的时候。
我们感到被理解和认同,便开始理想化对方。
然而,多巴胺带来的兴奋并不持久。 当未知事物令人激动的神秘感,变成乏味的熟悉日常时,多巴胺的工作就完成了。
这个阶段的爱情是由血清素、内啡肽主导,它让人满足、心平气和,让人更喜欢与另一个人生活紧密交织的感觉。
分享欲因此慢慢淡去。
这个时候,双方才卸掉了滤镜和幻想,开始正式走入真实关系。
如果处理的好,双方会在危机中不断加深彼此的理解与爱,迈向更高的情感层次。
3、有些人天生就是不爱分享
研究表明,分享欲与人的情绪识别能力有关,受到情绪感知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外倾性水平比较低的个体没那么健谈、也没有那么会表达。
来访者阿海是个程序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敲代码,不怎么说话也不擅长打字聊天。 慢慢地,女朋友总是觉得,阿海没有自己的性格和情绪。 他从来不主动分享日常,根本感受不到他的爱意,可阿海明明很喜欢女朋友。正如前文所写,爱有五种语言,内倾性人格也许不会通过言语表达爱,但他们在用其他的表达着爱意。
03
分享欲消失
怎么办?
分享欲作为欲望的一种,本来就有高有低,所以无需过度担心“分享欲没了是不是就是不爱了”。
大部分人会觉得不安,最根本的原因是,
和伴侣的交流变少了。
你们可以尝试:
1、坦诚沟通
不管是激情褪去、情绪压力、还是性格原因,我们都需要和伴侣坦诚沟通:
“我注意到我们最近话变少了,这让我很难过,我想问问你的感受?”
就像来访者月月,她可以在很疲惫的时候和伴侣说:
“我并不是不想回应你,只是今天我很累,想一个人呆一会。等我心情好一点再分享可以吗?”
然后,刻意去制造一些分享的时刻。
例如,约定一周一次深度交流的时间,问问对方最近过得怎样?聊聊最近的工作、面临的压力......
很多人同居多年,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对方,正是因为少了这样的深度交流。
又或者,定期去新目的地旅行,和伴侣分享旅行的见闻。
通过这些方法,看看对方是否愿意和你一起解决问题,去判断两人之间是否还有爱意涌动。
2、调整生活状态,先让自己开心起来。
生活压力之大让人不堪重负,需要我们调整生活节奏,疏解掉压力和焦虑,让情绪和心理恢复正常状态。
不要把自己封锁起来,要给坏情绪一个出口排出去:
可以多去户外走一走,感受春暖花开的好景色。
或者约上闺蜜,去咖啡馆里拍拍照聊聊天。
还可以每天给自己留1个小时的“me time”。在这段时间里,你不是某个人的妻子、女儿、妈妈,也不是某家公司的员工。
卸下所有的社会面具,不满足任何人的期待,只成为自己。
打开手机的勿扰模式,切断和外界的所有联系,只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每个成年人,都需要这样安心做自己,且不被打扰的时刻。
心情好了,分享欲自然而然也就回来了。
3、做好倾听者,正确回应分享。
没有人希望分享是有去无回的,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分享换来敷衍了事的回应。我们可以:
灵活运用语气词和表情包,让语气更加亲切真诚,展现出浓厚的好奇心; 如果做不到感同身受,那么多打几个字也是一种态度; 在回应中少一点说教,多一点理解,哪怕只有“我懂”两个字,对方也会在屏幕之外感受到你的支持。如果你正因为和伴侣无话可说、关系越来约冷淡而发愁,
那么可以花1.9元来 体验一下「壹点灵心理倾听」的3天试听课程。
(需大专及以上学历)
它会教你用“倾听”这一心理咨询技巧,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看清伴侣的需求,去有效地回应他人,提供恰当的情感支持。
通过专业学习后,你还可以利用这些技能,收获一份稳定的副业收入。
(学员反馈)
不止在感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分享欲都越来越少了。
小时候恨不得一点小情绪就昭告天下,现在可能一年到头都不发几次朋友圈。
分享的范围越来越小,能分享的人也越来越少。
最好没人知道,或者只有最爱的人知道就好了。
所以,请珍惜那些还能彼此分享生活的人。
因为依然有人在意,你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