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乳腺癌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4-04-21 16:03  浏览量:8

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旨在按照《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相关要求,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整合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媒体等资源,综合施策,形成防癌抗癌合力;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聚焦健康全过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主动参加防癌体检;加强医防融合,创新防治结合工作模式,完善从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筛查到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康复服务的一体化防治体系,有效遏制癌症危害,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最重要的第二性征,很多时候给女性带来的精神伤害尤甚于身体上的痛苦,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乳腺癌的那些事儿。

1.全球范围范围内,发病率大致和经济发达程度相关。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属低发区,不过近些年上升很快。我国发病率沿海大城市高于内陆地区。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2.人群分布乳腺癌基本是女性,但是男性也会患乳腺癌,不过仅占1﹪左右。年龄多在30至60岁之间,尤其是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

3.种族特点:乳腺癌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种族差异,美国白人比黑人发病率高,我国汉族人发病率比少数民族高。

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弄清,多数学者认为,初潮年龄小、晚育或不育、有无哺乳史、绝经年龄晚、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腺良性疾病史、以及乳腺癌病人的对侧乳房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与乳腺癌相关的其他因素有婚姻、饮食、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肥胖、某些药物、精神因素等。因此,乳腺癌是多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1.月经:第一次例假年龄小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月经周期短,乳腺受雌激素刺激的次数也多,则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就越高。绝经年龄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绝经前,乳腺癌的危险性大,而绝经后的危险性较小,仅是绝经前的1/6。人工绝经后乳腺癌发病率降低。更年期长和月经不规则时间长的妇女,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经研究得知,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行经时间长为各自独立的乳腺癌危险因素。

2.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3-5倍。母亲有乳腺癌其女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无家族史者明显升高。显而易见,乳腺癌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然而大部分乳腺癌病人并无家族史,多数双胞胎并不同时患病,说明基因并非发病的唯一原因。

3.一般来说多次生产和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可能因为胎盘有大量雌三醇产生,对妇女有保护作用。

4.外源性因素:长期服用避孕药物5年以上者,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10年以上的妇女应密切监测。

5.生活习惯:高脂肪膳食可提高乳腺癌的诱发率。饮酒使乳腺癌的危险性升高。

6.体型:体型瘦的绝经期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随年龄而上升,但有报道肥胖开始的年龄与乳腺癌有关,60岁以上肥胖者,乳腺癌的危险性将明显增加。

7.良性乳腺疾病:主要是指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一直被认为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但近年来研究提示有癌变的危险。

8.其他因素:放射线可提高乳腺癌的危险性。精神作用导致紧张焦虑可抑制机体抗癌机制的功能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1.最早有些患者可以出现乏力、倦怠、体重下降,常不会引起注意。其中一些可能伴有患侧乳腺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患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同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花生甚至黄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或不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双侧乳腺不对称,肿块处可见皮肤隆起,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酒窝症”),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橘皮症”),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及至破溃等。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乳头溢液(若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

4.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另外,有条件的,尤其是有家族史的还可以进行基因筛查,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此预防性切除双乳。目前国内的策略却没有那么激进,如果有家族史且基因检测阳性,我们只建议密切自我监测,如出现上述异常,应尽早就医。

审核:徐江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