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肌动学】髋关节肌肉的位置性及代偿性变化,附高清导图

发布时间:2024-04-21 02:39  浏览量:9

这是 大龄琴童 的第 189 篇原创文章

我们已经知道了,PRI肌动学研究髋臼(A)与股骨(F)的位置关系,它们相互间的运动被描述为AF和FA,即髋臼在股骨上的运动(AF)和股骨在髋臼上的运动(FA)。

在PRI世界里,左侧AIC模式是人类最初级的代偿模式。在左侧AIC模式下,我们使用右腿负重。右腿负重是什么意思呢?

可以想象成我们的右脚被钉在了地面上,右脚尖当然是正常朝前的。

此时我们右侧的股骨远端固定,为了承托身体的重心,骨盆朝右旋转,右侧髋臼在股骨上内旋(AF IR),右髋关节表现为伸展、内收、内旋。所以右侧髋关节非常的稳固,处于位置性的AF活动中。类似于步态中的右腿承重期。

由于左腿不负重,骨盆朝右旋转,所以带动左侧脚尖也朝右转,但是人为了朝前走,必须把左侧股骨外旋回来,才能让脚尖朝前。故而会出现代偿性的左侧股骨外旋(FA ER)来对抗不对称条件下的股骨位置性变化。

所以左侧髋关节表现为

屈曲、外展

外旋

,非常的灵活。类似于步态中的左腿摆动期。

但人走路是要左右交替的。我们的左右腿需要轮番负重和摆动,我们希望你的右髋关节能够灵活一点,不要那么稳定,能够多一点FA活动,能够完成屈曲、外展、外旋的灵活摆动。

同时希望你的左髋关节能够稳定一点,不要那么灵活,以至于承托不住身体的重心,希望左髋能多一些AF活动,能够在承重的时候做到

伸展、内收

内旋

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左侧AIC模式下,双侧髋关节肌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位置性或代偿性的长度变化。

01

左侧髋关节

一、髋屈肌

左侧

髂腰肌

(外旋肌),因为位置性屈曲和代偿性外旋,整体短而强。但是髂肌水平面上具有内收髂骨的功能,所以我们希望促进它的水平面功能,抑制矢状面功能。矢状面上的拮抗肌主要是腘绳肌、臀大肌下束和腹内斜肌。

左侧

股直肌

(骨盆前倾时成为外旋肌),因为位置性屈曲和代偿性外旋,整体短而强。

左侧

阔筋膜张肌

(内旋肌),因为位置性屈曲和代偿性外旋,阔筋膜张肌在屈髋的同时不合适的发挥内旋功能,整体短而强。

它的拮抗肌是臀中肌前束(外展内旋)和坐骨髁部大收肌(内收内旋)。为了获得良好的臀中肌前束激活的感觉,我们常常需要抑制阔筋膜张肌。

左侧耻骨肌(内收肌;屈髋<90°外旋肌、屈髋>90°内旋肌):长且弱,因为代偿性外展。

二、髋伸肌

左侧

股二头肌

(外旋肌),因为位置性屈曲,所以整体长且弱。

左侧

半腱肌半膜肌

(内旋肌),因为位置性屈曲和代偿性外旋,整体长且弱。

左侧

臀大肌

(外旋肌),因为位置性的屈曲,所以伸展部的纤维(下束)长且弱。又因为代偿性外旋,所以主导水平面的外旋肌纤维短且强。我们需要抑制臀大肌水平面的外旋功能,促进矢状面上的髋伸功能。

三、外展肌

左侧

臀中肌后束

(外旋肌),因为代偿性外展外旋,所以短且强。

左侧

臀中肌前束

(内旋肌),因为代偿性外展外旋,所以长且弱。

四、内收肌

左侧

大收肌

长收肌

(外旋肌),因为代偿性的外展,所以冠状面上长且弱,因为代偿性外旋,所以水平面上短且强。

左侧

坐骨髁部大收肌

(内旋肌),因为代偿性外展外旋,所以长且弱。

五、其他旋转肌

左侧

梨状肌

(外旋肌),因为代偿性外旋,所以短且强。

左侧

闭孔内肌

(外旋肌),因为位置性的屈曲和代偿性的外旋,所以整体缩短,有可能减弱或不减弱。

左侧

股外侧肌

(内旋肌),骨盆前倾时,左侧腘绳肌、臀大肌下束、腹内斜肌位置性功能不佳。因为代偿性外旋,所以长且弱。股外侧肌试图内旋股骨,有些人左侧股外侧肌看似很肥大,但仍改变不了它长且弱的境地。

02

右侧髋关节

一、髋屈肌

右侧

髂腰肌

(外旋肌):长且弱,因为位置性伸展和内旋。

右侧

股直肌

右侧

阔筋膜张肌

(内旋肌):缩短或者正常,因为位置性伸展和内旋。

右侧耻骨肌(内收肌;屈髋<90°外旋肌、屈髋>90°内旋肌):位置性短且强。

二、髋伸肌

右侧

股二头肌

(外旋肌):长且强,因为位置性伸展和内旋。

右侧

半腱肌半膜肌

(内旋肌):短且强,因为位置性伸展和内旋。

右侧

臀大肌

(外旋肌):外旋纤维长且弱,因为位置性内旋;伸展肌纤维短且强,因为位置性伸展。

三、外展肌

右侧

臀中肌后束

(外旋肌):长且弱,因为位置性内收内旋。

右侧

臀中肌前束

(内旋肌):冠状面长且弱,因为位置性的内收;水平面短且强,因为位置性内旋。

四、内收肌

右侧

大收肌

长收肌

(外旋肌):冠状面短且强,因为位置性内收;水平面长且弱,因为位置性内旋。

右侧

坐骨髁部大收肌

(内旋肌):更短更强,因为位置性内收内旋。

五、其他旋转肌

右侧

梨状肌

(外旋肌):长且弱,因为位置性内旋。

右侧

闭孔内肌

右侧

股外侧肌

(内旋肌):水平面上短且强,因为位置性内旋;冠状面上长且弱,因为位置性内收,右侧股外侧肌试图发挥外展股骨的功能,把重心推到左边。视觉上双侧股外侧肌都可能出现肥大,但引起它们的原因不一样。

One more thing:

为了方便记忆,大龄琴童独家制作了一份高清思维导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