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富春山居
发布时间:2024-04-22 21:40 浏览量:11
潮新闻客户端 潘文奇
严子陵钓台,位于距桐庐县15公里的富春山麓,因东汉严子陵隐居于此得名。严子陵,名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东汉初年隐士。少时曾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子陵不愿出仕,更名隐居。从南北朝至清朝就有一千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此地,并留下两千多首诗文。
严子陵钓台现址,建于1983年,由于富春江电站水库蓄水,原址已沉入水底。我第一次到严子陵钓台是在1983年初夏,是否是现址,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当年严子陵钓台,好像和眼前的大不一样。现在的严子陵钓台在富春江畔,临江有个石牌坊,上有赵朴初先生手书的“严子陵钓台”,背面则是沙孟海书写“山高水长”四字,随处可见众多文人墨客石刻碑。
陆春祥老师在《水边的修辞》一书中写道:“严光隐居富春山,他自己万万没想到,富春江山水,近两千年来,一切都因他而灵动活泼起来。”
陆春祥,鲁奖获得者,一级作家,对中国人文历史研究很深。陆老师是桐庐人,我来桐庐之前和邱仙萍老师约好,到桐庐的第三天下午,一起去陆春祥书院拜访陆老师,那天,邱老师有事耽搁,到桐庐已经晚上六点多。
陆老师带我参观了他的书院,他指着墙上用玻璃框裱好的几份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介绍桐庐的文章,可见陆老师的家园情怀。那天收获颇丰,陆老师签名赠送我的书,装满一袋子。
陆老师曾和我说:“从古到今,文人雅士在桐庐留下许多诗文,期中七成写的和严子陵有关。”严光也就是一位隐士,或称高士,一生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因为有了东汉光武帝刘秀这么一个同窗,显得不一样。也有人对这种隐士文化提出质疑,大丈夫要“为国家尽至忠,为民族尽大孝”。一直倡导入世治国的范仲淹,却发自内心仰慕,“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古今文人墨客更多的是赞赏他的气节,而如今,却成就了富春山水,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陆老师说起严子陵和桐庐的文化渊源,让我萌发再次去严子陵钓台的想法。
严子陵离世1200多年后的元朝,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峰峦随势起伏,山涧清泉飞泻。在群山环抱中,茅屋村舍隐约其间,渔舟小桥错落有致,展现富春江沿岸秀美的景色。
那天,从严子陵钓台出来,已是黄昏。碧波荡漾的富春江,江畔大树的树枝垂挂在江面上,微风吹拂,轻柔飘起。夕阳下,江对面那片竹林,中有几株大樟树,在树木丛中露出房子的白墙黛瓦。
桐庐深澳古村,因其水系而出名,千年前建的排水系统沿用至今,800米暗渠贯穿整村,申屠氏先人在南宋时迁居于此,繁衍生息,遂成望族,至明清时期达到全盛。古村保留许多清中后期及民国建筑,古建筑上的牛腿、窗花、人物、走兽无不诉说着昔日的繁华。2006年6月深澳村因其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落,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村,随后又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保护村。
在村子里闲逛,遇到一位游客,背着双肩包,用手机脚架在拍古居墙上的爬墙虎。闲聊中,她告诉我,自己是广西人,现居住在香港,喜欢旅游,对江南一带古民居情有独钟。
古民居古墙可见一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