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科学饮食习惯有益老年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17 19:02 浏览量:7
夏季气温高,细菌活跃,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腹泻虽然是常见病,但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老年人。对此,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妍表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部分还患有慢性病,腹泻时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健康,因此要格外警惕,务必严把“入口关”。
张妍,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腹泻“偏爱”老年人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滑坡”,胃肠道功能显著减弱,很可能由于饮食不当或食物不洁而引发腹泻。张妍解释,由于免疫力降低,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病毒和细菌攻击的对象;加之夏天高温潮湿的环境为各种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食物变质腐烂速度加快,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
腹泻这种看似寻常的常见病,实则暗藏重重危机,尤其对年龄大、体质弱、恢复力差的老年人威胁更大。张妍指出,当腹泻骤然发生时,患者体内水分与电解质急剧流失,迅速引起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造成体力不支、精神萎靡等急性反应。这个突发的过程阻碍了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加速了营养不良与维生素缺乏的进程。同时,长期或重度的腹泻还可能打破体内的酸碱平衡,扰乱生理稳态,对心脏、肾脏等器官带来直接冲击,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在老年人群中,这些并发症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旦触发便可能迅速恶化,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常见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这些病原体通过空气、水源或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容易对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构成严重威胁。而对于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的慢性疾病患者,其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也可能遭到破坏,致使菌群失衡,进一步增加腹泻的概率。
老年人需注意饮食安全
腹泻来袭时应科学应对,尤其在饮食方面必须严格注意。张妍解释,急性腹泻期应暂时禁食,使胃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恢复进食后可采用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少量多餐,每日6—7餐,早期禁牛奶、豆浆、蔗糖等产气的流质食物。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全流食,如蒸蛋羹、低脂牛奶、浓米汤甩蛋花等,继而过渡到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食,如肉粥、细挂面等。恢复期给予低脂少渣软饭,腹泻停止即可进食普通饭。慢性腹泻者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差,多存在营养不良。补充营养时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循序渐进提高营养摄入量,总原则是高蛋白高能量少渣低脂肪饮食。能量和蛋白质要充足,可选用易消化的谷类食物和低脂宜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粥、面食类、鸡蛋、鱼、鸡肉、瘦肉、低脂牛奶、豆腐等。慢性腹泻影响脂肪吸收,应适当控制脂肪摄入,植物油也应限制。腹泻时的饮食还要注意少渣,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降低腹泻频率;腹泻次数增多时,最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含纤维高的蔬菜、水果和粗粮,应禁食易产气、刺激性强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还需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不可一次性进食过多,增加胃肠道负担。对于呕吐、腹泻明显的老年人应适当禁食,可以给予肠道外营养支持,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轻中度脱水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时则需要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安全自然成了疾病预防的最重要“关隘”。张妍强调,必须保证食物加工与储存等环节均要符合卫生标准。在食材处理上,不仅要严格区分生熟切菜用具,还要确保食材新鲜,并在烹饪时充分煮熟,尤其是海鲜类产品,具有易携带致病菌的特点,清洗时务必小心,避免水花飞溅至操作台或其他食材上,且在食用前需彻底加热以杀灭潜在病菌。此外,定期对冰箱清洁消毒,也是防范食物二次污染的关键措施。
饮水安全和个人卫生同样重要,推荐饮用经正规净水器过滤或煮沸后的水源,以杜绝致病菌通过水源入侵的可能。同时,要养成用流水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更要注重双手的清洁,这是有效阻断病菌传播的重中之重。张妍提醒,老年人还要加强室内环境卫生清扫,定期灭蝇除蟑螂,避免食物被污染。膳食应合理搭配,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及剩饭剩菜,也不提倡吃油腻、油炸食品。还需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有效抵御腹泻等夏季常见病。(富精雷 衣晓峰)
《中国食品报》(2024年07月17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