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哥嫂35年的爱情人人羡慕,我却看到他们的老年危机

发布时间:2024-07-29 07:07  浏览量:7

前几天回了一次湖南老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来,我心里越来越重视亲情。老家的哥哥姐姐们,一直是我心里最大的牵挂。

从我18岁来到广东算起,到现在已经31年了,老家四个哥姐一直陪伴着父母,年近八旬的老人,至今还是别人眼里“享清福”的老人,膝下这么多子女,兄弟姐妹间也关系融洽,还有什么比对老人更好的孝顺呢?

这一次我是选择自己开车回去的,一路上收到大哥好几个微信,都是代替父母问一下到了哪里,估计什么时候能够到家,家里也好安排做饭的时间。

等我到家时,58岁的大哥已经站在坪里等我,大嫂则还在厨房做最后一道菜,85岁的老父母坐在餐厅里等我。

我感到非常的温馨,下车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哥递了一支烟点上,照例是那种熟悉的寒暄,倒也没有什么客气。

然后就到了父母身边,父亲这些年的听力越发不好了,我故意在他面前动了动嘴,老人家却呵呵笑道:我也还没吃饭,这不是在等你么。惹得母亲和哥嫂哈哈大笑起来。

这几年来,我心里对父母一直有一种歉意,毕竟兄弟姐妹几个里,只有我一人长期在外,尽管会主动在经济上多承担一点,但那种承欢膝下的时间确实太少了。

一家人吃完饭,三菜一汤倒也谈不上什么过于丰盛,但确实也不是普通的日常饮食。如果不是“有客人”,农村的哥嫂一般都是一个菜完事。

鸡汤是母亲自己喂的鸡炖的,父亲从里面捞起来一条鸡腿,直接就夹到了我碗里,那是从小到大都是我这个老幺的“专利”,大哥在一旁嘀咕了一句“爹娘还是疼小儿子多点”。

一向听力不好的父亲却似乎听到了什么,大声说你不要眼红,你不是一直在家么,哪一回吃不是吃啊。

其实这些年来,我也已经很少吃鸡腿了,但在父亲面前,我还是故意放下筷子,两只手抱着啃了起来,惹得父母笑得合不拢嘴。母亲还在嗔怪,让我慢点吃,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这样狼吞虎咽的。

嫂子坐在母亲身边,她们婆媳几十年来从没红过脸,在母亲眼里,大嫂就是一个女儿一般,也在笑着对父母说:鸡是老人家养的,你喜欢给谁吃都行,就是别做得这么明显啊,让我这个做媳妇的太寒心了。

我把手里啃了一半的鸡腿递到了大嫂面前,说我才吃了一半,这一半就留给你了,免得你又说偏心老幺,一番话说得大家都哄堂大笑。

吃过饭,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喝茶聊家常,无非就是说起这一两个月来彼此的情况,更多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比如村里哪个老人去世了给你随了个礼,哪个地方出了个笑话之类的。我则更多说的是今年的经济不景气,幸好身体还好这些话。

哥嫂对此应该是很有感触,连连附和我的说法,还说你侄子最近也经常这么说,他们公司今年的奖金可能要泡汤了,刚刚谈了个女朋友,开支也大了,真不知道怎么办。

哥嫂在担忧儿子收益减少的同时,但我从他们脸上看到的更多是幸福。这些年来,哥嫂心里最大的烦恼就是一儿一女的婚事。

28岁的女儿去年终于结婚了,32岁的侄子却一直那么漂着,家里给他作介绍相亲的不知道多少了,就是没有一个能谈得拢的,眼见得儿子30出头,想着抱孙子的哥嫂就更是心急如焚。

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到了谈婚论嫁程度的未来儿媳,自然是比两个年轻的当事人还着急。

我安慰他们不用太在意,说侄子这么优秀,缘分来了谁都挡不住,你就准备好红包见面礼就行。

也是,侄子大学毕业后也在深圳打工,如今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总裁助理,薪水待遇都很不错,我一直认为他还没有结婚的原因,肯定是藏着掖着。这不,今年一下子就到了谈婚论嫁了。

说到儿子的婚事,哥嫂脸上既有憧憬,也隐隐有一丝焦虑。我看得出来,他们对儿子的婚事会有一定的期盼。

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大哥就和侄子因为催婚的事吵过几句,大哥拍着胸脯对儿子说:只要你领回来一个老婆,我马上给你50万去买房子。侄子却偏着脑袋笑着呛老爸:50万只够买个厕所。

这样一来,哥嫂就知道,儿子将来的婚事开销就小不了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也没有做什么生意赚钱,手里有点存款,主要还是年轻时在广东打工赚了点钱,回到老家后也算勤奋。

再加上侄子工资也不低,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点伙食费什么的,这才赚了他们认为的“一大笔钱”。

想着儿子在深圳工作,那里的房价也那么高,据说一平方就得十万上下,一套一百平的不就得上千万?这个数字让哥嫂郁闷不已。直到今年年初,侄子一声不吭在长沙买了套房子,哥嫂的忧愁这才少了一大半。

这些年来,哥嫂在村里也是乡亲们眼里的“成功人士”,子女都有出息,对父母也很孝顺,自己手里又有钱,在家里也买了车建了房子,老俩口也和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确实,在所有人眼里,哥嫂的爱情是幸福和美满的。从1988年结婚到现在已经35年了,一对没有什么文化水平的夫妻,把儿女都送上了大学,也算是一份难得的骄傲吧。

记得嫂子嫁到我们家时,那时候我还在上学,放假回来,他俩要去镇上看电影,那时候还只能骑自行车,我也闹着要跟去。

于是就出现一副古怪的场景,大哥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坐着刚进门的老婆,前杠上坐着我这个弟弟,三个人一起去看电影,一路上惹得乡亲们一路乐呵。

嫂子倒不在意,说小叔子不就是弟弟么,有什么不可以的?

一转眼,他们都快花甲了,我也人到中年,在别人眼里幸福美满的爱情,我这个弟弟却隐隐察觉到一丝老年的危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哥嫂现在56岁了,侄子再顺利也就在今年年底能结婚,婚后孩子一出生,哥嫂肯定又得张罗去帮手照看孩子。

就是现在的外孙,虽然就在自己镇上,每天晚上吃过饭,夫妻俩就会开车去女儿家逗逗孩子,,自己的孙子还不更会宝贝得不得了。

那么一来,哥嫂是俩个一起去吗?我猜测是嫂子一个人去的可能性大一点。毕竟,大哥总是说住在城市里哪有乡下老家舒服自在,侄子的房子也住不下那么多人。

那样一来,几十年的夫妻,不也就到老时不得不分开住几年?都说少时夫妻老是伴,老了反而要分开,不也是一种无奈吗?

其次,以哥嫂的性子,女儿现在结婚了,娘家住的时间却比婆家还多,有什么吃的穿的都给女儿准备得妥妥当当。

到时候儿子成家了,还不会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捧着孙子?

那样的结果,显然会影响老年生活质量,更存在一个不好明说的隐患,那就是和未来的儿媳妇之间,会不会因为孩子而产生更多分歧?

我很难相信,嫂子和儿媳妇的相处,会有她和自己婆婆相处那么融洽。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和长辈之间的代沟,已经不是我们那一代人那么小了。

而言之,哥嫂35年的爱情,确实是所有人眼里、也包括我这个弟弟眼里幸福美满的典范,但从他们现在幸福美满的表象里,我却隐隐看到他们背后的老年隐忧。不知道为什么,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难以逃脱的桎梏?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