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友用药五大原则

发布时间:2024-07-29 14:46  浏览量:6

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教授 田 慧

本报记者 李珍玉

在我国,约30%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45%的老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与青壮年患者不同,相当一部分老年糖友存在记忆力减退、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复杂的用药方案往往难以推进,更难以坚持,久而久之影响治疗效果。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教授田慧表示,目前,临床常见的降糖药包括以下几大类: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等),以及胰岛素。

对于老年糖友来说,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简化用药方案,降低多重用药风险,才能更多获益。田慧解释,通常有几大原则需要遵循。

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用药产生的低血糖风险必须纳入考虑范围。比如,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降糖快,因此都存在低血糖风险。通常,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未超过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未超过10毫摩尔/升,不建议用这两类药物。

选择简便、依从性高的药物。有些降糖药要在饭前服,有些需要在餐中与第一口主食同服,容易混淆。对于上了年纪、容易忘事的糖友,建议尽量使用复合制剂,服用简便、依从性高。此外,糖友也可考虑部分长效制剂,一天一片,能够简单稳定地控制血糖。

权衡获益风险比。任何用药都需要权衡风险与获益哪个更大,比如,胰岛素虽可以迅速降低血糖,但却有增加食欲的作用,对于体型偏胖的糖友,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带来迅速增重的效果,此时就需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药物不良影响。降糖、降压、降脂药有不同代谢途径,选药时要留意糖友的肝肾功能、心脏功能、并发症及合并症等因素。比如,胰岛素增敏剂在改善胰岛素作用的同时,容易形成水潴留,导致浮肿。对于心、肾功能不好的糖友,用这类药物会加重水肿状态,造成血压波动;二甲双胍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很差的糖友也不宜选用。

衰弱的老人别用明显降低体重的药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衰弱发生率增加,更易发生跌倒、认知功能障碍、失能等事件。建议体型中等或偏瘦的老年糖友保持适当的体重,尽量不要选用有减重效果的降糖药物。

目前,我国糖尿病控制达标率仅在50%左右,很多糖友仍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未能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要想改善目前状况,田慧强调,老年糖友要提倡“四早四会”。“四早”是指早检查(定期查体)、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即糖尿病发现和治疗越早,病情越好控制,对身体的损伤越小。“四会”即会生活(包括会吃饭、会运动)、会监测、会吃药、会看病。

具体来说,首先,糖友应当在医师的建议下掌握全天饮食总热量,学会合理搭配食材,并做到少食多餐;根据身体状况安排合理的运动,强健身体,降低血糖。其次,熟练掌握血糖检测方法和时间点,查找血糖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用药,尽量使饮食量、运动量和药量达到三点平衡。再次,糖友应了解所用降糖药的类型以及应用时间,打胰岛素的糖友要学会规范注射的方法,以保证用药达到效果。最后,根据血糖及相关并发症、合并症的管理情况,糖友要定期到医院/糖尿病管理中心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血糖出现异常状况时,也要及时就诊。▲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