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年轻化,基层却老年化!怎么破?

发布时间:2024-07-27 19:37  浏览量:7

干部年轻化这股风,这几年是越刮越猛。

放眼望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单位里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个个精神抖擞,学历亮眼。

这是好事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体制机制充满活力。

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干部年轻化带来的影响,还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尤其是在基层,很多地方出现了“上面越来越年轻,下面越来越老”的现象,形成了一种尴尬的倒挂。

我有个朋友老张,在乡镇工作了二十多年,从毛头小子熬成了老大哥。

老张这人吧,没啥别的优点,就是踏实肯干,经验丰富,属于单位的业务骨干,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他商量。

前两年,单位来了一位年轻的领导,刚从名牌大学毕业,能力没的说,想法也多,一来就雷厉风行地搞改革,单位上下都叫好,老张也挺高兴,想着自己或许还能再发挥发挥余热。

可时间一长,老张就发现不对劲了。

这位领导吧,空有一腔热血,却对基层情况了解不足,很多想法看着新颖,落地却很难。

有一次,为了推广一个农业项目,领导想出了一个“互联网+”的方案,要求所有村民都用手机上报信息。

想法是好的,可问题是,村里很多老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更别说上网了。

老张把这个情况跟领导反映,领导却说老张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还批评他不该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

结果,这个项目搞得一地鸡毛,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类似的事情多了,老张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他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有力使不出。

更让他心寒的是,这位领导似乎更看重学历和背景,对老员工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开会的时候很少征求他们的意见,有什么事也喜欢直接安排年轻干部去做。

老张跟我抱怨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单位干了大半辈子,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头来却成了边缘人,你说这心里能好受吗?”

老张的遭遇并非个例。

干部年轻化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执行不当,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的局面。

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基层经验,对老员工的经验和智慧不够重视,认为老员工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

更有甚者,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忽略了老员工的感受,寒了老同志的心,也影响了单位的团结。

我有个老同学在机关单位工作,他就跟我吐槽过,他们单位新来的一个小年轻,一腔热血,想干出一番事业,这本来是好事,但这个小年轻做事太急躁,很多时候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愿意听取老同志的意见,结果把事情搞砸了,最后还得老同志出面帮他收拾烂摊子。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年龄歧视”的氛围,还会加剧基层的老年化问题。

你想想,本来基层工作就辛苦,待遇也不高,如果老员工看不到希望,年轻人又不愿意来,那以后谁来干活?

长此以往,基层的活力和创造力从何谈起?

当然,我并不是说干部年轻化不好,我只是觉得,任何政策都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

在提拔年轻干部的同时,也要注重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为他们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

比如,可以安排年轻干部与老员工结成“师徒对子”,让老员工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干部,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同时,也要关心老员工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让他们多到基层锻炼,了解基层情况,学习老员工的宝贵经验。

很多年轻干部都是从学校到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这是他们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让他们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在磨练中成长。

说到底,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既要看到年轻干部的优势,也要重视老员工的作用,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干部队伍结构。

只有让年轻干部和老员工各尽其才、相互协作,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