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出伏,提醒中老年:“1不露、2不吃、3不光、4不要”,别大意!
发布时间:2024-08-23 09:40 浏览量:6
导读:江行逢出伏,枫叶早知秋。不知不觉,就要出伏了。出伏后季节由夏转秋,气温由热转凉,此时正是夏秋交替,也是一年中“养生”的关键节点,如果此时没有把身体养好,等天气还变凉一点,就容易出现失眠烦躁、气弱体虚等症状所以出伏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养生,千万别马虎了,建议“1不露、2不吃、3不光、4不要”。
【一不漏】:穿衣不露肚脐
出伏后还有一些余热,一些女性穿衣时,就喜欢把肚脐露出来,一些男性热时,也会把腰部的衣服露出来,其实出伏后,一定不要露肚脐,特别是女性穿衣时。因为肚脐周围是腰部最为薄弱的部位,出伏后早晚有一些寒气,会通过肚脐眼进入到体内,从而导致腹部着凉,长时间露肚脐的,体内湿气还会越来越重,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出伏后,一定要把肚脐盖好。
【二不吃】
1不吃:不吃寒瓜
出伏后,我们就要少吃一些寒性比较强的瓜,比如“西瓜、苦瓜、丝瓜”这类瓜,寒性都比较重,出伏后长期吃寒性瓜,会导致脾胃比较虚,脾虚百病生,所以在入秋后,我们要多吃一些应季的蔬菜水果,比如“秋桃、香梨、无花果、柚子、白菜秧、毛豆米”都是适合在出伏后多吃的果蔬。
2不吃:不吃生姜
在三伏天吃一些生姜,可以帮助身体去除体内的湿气,而出伏后,就已经完全进入到秋天了,秋天气候的特点就是“干燥”,而生姜热性比较大,吃完生姜后,会加快身体中水的恢复,从而导致身体越来越干燥,严重的还会导致便秘、口腔溃疡,所以出伏后,最好不要吃生姜了,一些辛辣味比较重的蔬菜,比如韭菜、韭黄、大蒜等,在出伏后的10天最好少吃。
1不光:早晚不光着膀子
入秋后,早上9点前,晚上7点后,体感都是特别凉爽的,大家在出伏后,早晚就不能光着膀子,因为此时湿气最重,如果光着膀子,湿气寒气特别容易进入到体内,从而导致风湿,特别是本身就有风湿的人,出伏后千万别再受凉了。
2不光:不光脚淌水
出伏后,去河边游泳和淌水的人都变少了,这是因为有句俗语是“立秋十八盆,河边断澡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立秋18天后,河边几乎没有洗澡的人,因为河边和气候变冷,挨着河水,身体会明显的感觉特别凉,而有些人就会光着脚淌水,这也是不行的,因为脚上有特别多的穴位,脚受凉后,会导致整个秋天手脚都冰冷,人看着特别虚,所以出伏后,老胡建议大家隔天泡一次脚,有利于脚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身体更健康。
3不光:不光着身子睡觉
入伏后,不管是早中晚,大家睡觉时,一定不要光着身体睡觉,因为出伏后,只要不要在太阳底下晒,就感觉不到炎热,如果光着身子睡觉,湿气和寒气都特别容易进入到体内,导致我们食欲变差、免疫力下降,所以大家出伏睡觉时,一定要把衣服穿好,肚子上盖个小毛巾,防止着凉,特别是家里有10岁以下的孩子,要经常检查他们被子是否盖好。
【四不要】
1不要:不要太早晨练
出伏后,适当锻炼身体确实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但是大家在出伏后锻炼时,一定不要太早,因为此时开始就有露水了,太阳没有升起来,就去锻炼,很容易导致寒气、湿气侵入到体内,所以建议大家出伏后,要么等太阳出来半小时后再锻炼,要么晚上吃完晚饭后锻炼半小时,都是可以的。
2不要:不要喝水太少
出伏后,就真正的进入到秋天了,此时气候只会变得越来越干燥,所以入秋后,要想最快的缓解身体的干燥感,就要多喝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喝1500-1700mL的水较好,所以出伏后,每天饮水量一定不要低于1500ml。
3不要:不要过度贪凉
出伏后,气温会慢慢的下降,此时我们一定不要贪凉,比如早晚出门时,身体感觉比较凉,就要穿一个薄外套。同时运动后身体发热,也不要喝饮料,坐下来喝点凉白开或者吃着水果,都有利于体温的下降,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千万别贪凉,防止血管快速收缩,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4不要: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要减少开空调的频率了,特别是在晚上,除了沿海地段会感觉到炎热,其他地方在夜晚体感都比较凉爽,此时整夜开空调,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晚上感觉热时,开个电扇吹一下脚,就会感觉特别凉爽呢!
明天出伏,提醒中老年:“穿衣不露肚脐、不吃寒瓜、不吃隔夜食物、早晚不光着膀子、不要光脚淌水、不光着身子睡觉、不要太早晨练、不要喝水太少、不要过度贪凉、不要整夜开空调”,只要别大意,大家都能舒舒服服的度过整个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