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老人处理囤积物品,要合理更要合情

发布时间:2024-08-30 15:50  浏览量:6

心理问答

撰文 董薇

编辑 保健君

您好!

有个问题我想咨询一下。我父母今年都快八十岁了,平时他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我隔三岔五过去照看一下。总的说来父母身体不错,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也不需要我特别担心什么。

有一件事让我比较苦恼,就是他们总是舍不得扔东西。我每次过去看望他们,基本上就是一次大扫除。原本他们住的老房子面积就不大,两个房间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柜子里塞满从各种渠道买回来的打折食品,上次我竟然发现了两袋已经过期三年的面粉。我之前应对的方法就是扔,但每次扔东西就会跟父母发生不大不小的冲突,我要扔他们不让,然后就会吵起来。这样的事次数多了,我也觉得很是心累。

我父母都是接受过教育的退休干部,无论是从经济条件还是思想认识来说,我觉得他们都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可无论是跟他们讲道理还是我简单粗暴地处理,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河南 王女士

王女士您好!

您在信中提到的父母囤积物品的现象,其实在老年朋友群体中非常普遍。对于老年人的这种生活现象,可能存在以下三个原因:感情依恋、早已固化的认知和无形中对于过往的坚守。

老年人囤积物品的原因

情感依恋

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每一件旧物都承载着一段回忆,每个物品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这些物品虽然早已过时甚至早已无法使用,但在老人心中它们都是情感的寄托,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早已固化的认知

现在的老年朋友在童年和青年时期都经历过艰苦的岁月,“苦难”的记忆在他们的脑海中早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即便现在生活条件早已变化,已经不需要再为了生存节衣缩食,但对于“浪费”的理解,他们与年轻一代是完全不同的。

在他们看来,东西坏了可以修、衣服破了可以补、苹果烂了挖掉坏的部分就是好的,只要没有到完全用不了、修不好、吃不下的程度,扔掉就是浪费。

这种观念有时与“节俭”或者“抠门儿”并不直接相关,只是早已固化的认知,无法轻易动摇。

无形中对于过往的坚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物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老年朋友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难适应当下的快速变化,而这种不适应的背后往往意味着“被时代抛弃”。

所以老年朋友对于物品的执着,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更习惯稳定、慢节奏、没有太多变化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内心对于能力逐渐衰退的对抗。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但依然渴望有一些东西是他们能够把握的。

解决办法

虽然老年朋友不愿扔东西的行为背后有一些必然因素,但确实也会对他们的生活乃至健康带来影响,比如房间里堆满了东西会导致行动不便,食用了过期食品导致生病。因此作为子女,我们还是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

首先,对于老人的囤积行为,我们应该抱有理解和尊重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其次,帮助老人认识到,处理多余的东西并不等于失去掌控。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一起整理和分类物品,把完好但不需要的东西整理出来,送给需要的人,让老人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还能做些事情”“物尽其用”的价值感。

再次,适当地引导老人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合理认知,比如家里的整洁和有序对自身生活和健康乃至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乱糟糟的家,不仅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还会对自己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如因室内堆积物品过多导致老人绊倒,就得不偿失了。

除此之外,如果发现老人出现病理性物品囤积,比如——

过度获取或持续地难以丢弃大量看似无用或没有价值的物品(最常见囤积报纸、旧衣服、包、书等)

因囤积对个人、家庭或其他方面造成显著的痛苦或严重的损害

居住的地方堆满了物品,以至于这些地方不能发挥正常的功用

——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到心理门诊就诊。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