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活动少,意味着什么?越少动的老人,会越健康?别理解错了

发布时间:2024-10-17 15:03  浏览量:6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医生,我今天下午去公园溜达,听几个大爷说啊,人老了不能老活动,越动越伤身体,得多歇着,您说这是真的吗?”郝爷爷一脸疑惑地坐在医生面前,语气里带着些许不安。

事情还得从那天下午说起,郝爷爷照例到公园溜达。其中一个大爷拿着棋子,头也不抬地说:“老了啊,不能总动,越动越折腾,最后骨头都散架了。我那邻居天天出去跑步,结果前阵子摔了一跤,腿骨折了!这不是瞎折腾嘛。”

旁边另一个大爷也跟着点头:“就是啊,岁数大了就得多歇着,别瞎忙活,动得多了反倒不好。

这话可让郝爷爷犯了嘀咕。他平时倒也不算是个“好动”人,但每天的散步还是雷打不动,偶尔还会跟着老伴儿跳跳广场舞。可这一听,不由得心里有些犯嘀咕:难道我每天这么溜达反而是瞎忙活?

医生听完郝爷爷的疑问,笑了笑,说:“郝爷,您别急,这事儿还真得好好讲讲。那几个大爷说得有点道理,但不能全信,您别被他们吓着了。老年人运动确实要讲究方式方法,但说不能动、不该动,那可就错了。

郝爷爷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疑惑:“那医生,您给我说说,年纪大了到底该不该多活动啊?

医生点头,认真地说:“要活动,必须动起来!人老了更得活动,但这动是讲究‘怎么动’,而不是‘动不动’。其实啊,老年人越少活动,健康问题反而越多。您可能觉得‘少动就安全’,但实际上,这恰恰是个误区。”

郝爷爷赶紧追问:“哦?”

医生笑了笑,解释说:“首先,长时间不活动,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肌肉和骨骼您知道吗,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一旦缺乏运动,肌肉会快速流失,这个现象叫‘肌肉衰减症’,就是说人到了老年,肌肉本来就会逐渐减少,但如果再不活动,这个过程就会加快。”

郝爷爷皱着眉头:“那不活动还能让肌肉少得快?”

医生点头道:“对,您可以想想看,那些长期卧床的老人,很多都因为缺乏活动,肌肉快速萎缩,结果行动越来越不便,最后连站起来都困难了。肌肉是支撑我们活动的重要器官,如果不活动,肌肉的力量就会变弱,甚至连走路都会觉得吃力。”

郝爷爷瞪大了眼睛:“这么严重?我还以为不活动反而能养身体呢!”

医生笑道:“养身体可不是靠躺着歇着就能养出来的。很多人以为骨头老了就脆了,其实适度的运动,比如散步、轻微的力量训练,反而能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长期不动的人,骨头反而更脆弱,稍微一摔就容易骨折。”

郝爷爷听得直点头:“看来我得继续散步,不能偷懒。”

医生接着说道:“当然了,老年人的活动确实要讲究方式,不能太过激烈,像跑步、爬山这些对关节负担大的活动,确实要少做,尤其是像之前提到的邻居摔倒的情况,那就是运动方式不对。但像散步、做些舒缓的体操、游泳这些对关节友好的运动,反而对健康有益。”

郝爷爷又问:“那除了肌肉和骨头,少动还有啥问题呢?

医生接着说:“您可能觉得心脏和肺这类器官和运动没太大关系,但实际上,适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能够增强心肺功能,帮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郝爷爷有些吃惊:“哎呀,心肺功能还跟活动有这么大关系啊?

医生点头:“没错,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长期不活动的话,心血管的调节能力会下降,血压波动更容易失控。而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血管保持弹性,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郝爷爷惊叹道:“这么说来,活动可比吃药还强啊!”

医生笑道:“运动的确是最天然的‘药’,不仅对身体有益,对心理健康也有好处。很多老年人因为退休在家,活动少了,情绪也容易低落,甚至会出现抑郁情绪。而适当的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的健康,还能让老年人保持心情愉快,减少抑郁的发生。”

郝爷爷点了点头:“嗯,确实,每次出来溜达,心情都好多了。”

医生接着说道:“所以啊,动是必须的,但要动得科学。年纪大了,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保持规律的活动,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关于老年人运动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高梦溪,孔江伟,汪丽君.住区建成环境促进老年健康行为的机制研究——基于活动能力差异视角[J].南方建筑,2024-09-30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