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寿存在诸多讲究,有 4 个年龄不可随意操办,否则会怎样?

发布时间:2024-10-20 15:06  浏览量:7

谈到过寿,许多人即刻联想到的便是过生日。尽管二者存在一定关联,然而过寿与过生日实则存在显著差异。首先,过寿乃是为老年人或者重要人物的生日举行的庆祝活动,而过生日指的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从孩童至成年人皆可进行庆祝,不存在特定的年龄约束。

其次,过寿的庆祝形式往往更为隆重,涵盖寿宴、寿礼、寿桃、寿面等,并且亲友会送来礼品以表祝寿之意,尤其是百岁大寿,场面更为盛大。而过生日的庆祝方式相对简易,通常包括蛋糕、礼物、家人聚餐等等。

最后,过寿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被视作对老年人的敬重与祝福,是对长寿的庆祝活动,蕴含着对长寿、健康、福寿绵延的美好祈愿。而过生日则更多是对一个人诞生的庆祝,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欢庆。

当然,虽说过寿和过生日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皆为生日庆祝的形式,都是为了铭记生命的延续与成长。

不过,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泽厚”的说法。那么,此句话究竟何意?过寿又存在哪些讲究呢?一同来探究一番。

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泽厚

这句话的含义是,老人在某些特定的年龄,不适宜大办寿宴,尤其是要规避 4 个年龄,如此后代子孙将会拥有更多的福气与好运。那么究竟是哪 4 个年龄呢?

第一个:未满六十岁不过寿。

常言道,“未达花甲莫庆寿”。这里的“花甲”指的便是 60 岁。此句话的意思是唯有达到 60 岁及以上方可庆祝寿辰。这一传统习俗源自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60 年构成一个甲子,象征着一个完整的循环。故而,人至 60 岁后,意味着步入生命的全新阶段,应当予以庆祝。

并且在传统文化中,60 岁被视作老年生活的起始,也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民间传统认为,60 岁之前是过生日,60 岁之后则是过寿,这旨在表达对老年人的尊重与祝福,彰显的是对长辈的孝敬与敬重。

所以,未满六十岁不可过寿,只能过生日,否则会被视作不吉祥。

第二个和第三个: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不过寿。

民间有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句话意味着,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老人面临的两道难关,不是在七十三岁离世,就会在八十四岁辞世,所以这两个年龄阶段备受重视。一般而言,到了这两个年龄段,老人们通常会有意略过,避免举办寿宴,期望借此安然度过这两个“难关”。

当然,此种说法的起源主要源自我国的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据悉,孔子和孟子的寿龄分别为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而在我国古代,对孔子和孟子极为尊崇,因而认为连两位圣人都难以跨越的年龄关卡,对于普通人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说法。

第四个:九十岁不过寿。

我们皆知晓,人一旦迈进 90 岁,身体机能大幅衰退,此时最忌折腾,尤其是参与规模较大的宴席活动,不单环境嘈杂有损健康,还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故而,家中老人到了 90 岁,务必要留意避免使其身心疲惫。此外,“九十”谐音“就死”,寓意不佳,为此老人多对此有所忌讳。

所以,到了 90 岁之后,老人们若要过生日,应当减少繁文缛节。

那么,倘若老人在这四个年龄段过寿了会如何?

依据民间的说法,在这四个年龄段过寿的确存在不祥之兆。尤其会加重老人们的心理负担,对其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健康问题。当然,这皆属于迷信之谈,毫无科学依据。所以,老人们在这四个年龄段过寿不必有心理压力,倘若确实在意,应当避免过寿,不然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另外,就老人过寿而言,除了年龄方面的讲究,还需留意“提前庆祝”。因为民间存在“做九不做十”的习俗,即逢十的大寿提前一年操办,比如六十大寿在五十九岁庆祝,七十大寿在六十九岁庆祝,这也是为了避开与“死”谐音。而且过寿时要记得食用长寿面,寓意福多寿长、百岁安康。家中晚辈还要为老人准备寿桃和寿碗,象征延年益寿。

总之,老人过寿,更多取决于老人自身,只要其身体健康,情绪积极乐观,乐于参与此类欢乐场合,便可操办寿宴。倘若他们思想守旧、较为传统,那么尽量避免在特殊年龄过寿。

好了,以上便是今日与您谈及的有关老人过寿的事宜。话说,您所在的地方存在这些说法吗?您家的老人会介意在这四个年龄段过寿吗?不妨留言、评论,与大家分享您对此的看法。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