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杜怡峰团队应邀组织举办“AD危险因素与预防论坛”
发布时间:2024-10-30 10:28 浏览量:7
近日,2024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第27届亚太区域会议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年会在西安举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杜怡峰教授及丛琳教授受邀作为论坛主席组织举办“AD危险因素与预防论坛”专题研讨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仇成轩教授及杜怡峰教授团队多名成员汇报了MIND-China队列的最新系列研究成果。
仇成轩教授简要介绍了MIND-China队列的研究背景、内容以及近期《柳叶刀》发布的痴呆预防、干预和护理重大报告,指出针对14种可控风险因素的干预措施在理论上可预防近一半的痴呆病例发生。仇成轩教授重点介绍了MIND-China 2018-2024队列随访数据库中广泛收集流行病学、临床、神经心理学、生物及遗传标志物、神经影像与电生理指标、感官指标等跨学科数据资源,MIND-China对全球痴呆多模干预联盟(World-Wide FINGERS Network)的贡献,特别强调了MIND-China作为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资源不仅可用于研究老年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预测、早期筛查与诊断、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以及多模干预技术与方案,而且可以探讨健康脑老化和健康老龄化相关的更广泛的科学问题。
瑞典哥德堡大学Fernando Gonzalez博士分享了脑源性tau蛋白(BD-tau)作为AD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的BD-tau与Aβ病理生理存在相互作用,是识别Aβ阳性个体短期认知能力下降的生物标志物。他认为血浆BD-tau可以联合血浆磷酸化tau蛋白等其他生物标志物用于提高AD诊断的准确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霞教授就晚发抑郁与认知障碍早期症状的关系进行发言表示,以抑郁、焦虑、睡眠问题等为代表的痴呆前心理行为改变是老年认知障碍的预警信号,患病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
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侯婷婷副主任医师汇报了我国首个基于社区自然人群的针对AD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是通过研究队列人群AD相关的风险基因,筛选出了14个风险位点,最终联合APOE基因所建立的。这一发现为在我国自然人群中早期识别具有AD遗传风险的高危人群提供了有效工具。朱敏博士后汇报了CD33风险基因型与高血压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协同作用,明确了脑萎缩对这种协同影响的介导作用,研究结果启示了在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遗传-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临床决策中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任奕霏博士和刘翠翠博士对共病尤其是心血管代谢共病(CMM)与认知障碍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关联研究进行了汇报,其研究结果表明共病/CMM与老年人痴呆表型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血浆标志物存在不同相关性,同时,CMM与血浆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有关,提示共病与痴呆之间潜在的神经病理与炎症机制。
省立医院丛琳教授、唐诗副教授、张清华副教授、刘可可副教授、宋林副教授、田娜副教授、韩晓蕾博士受邀担任论坛主持和点评专家。
王永祥研究员进行会议总结,他表示在AD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中国脑计划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计划”为研究AD的发病机制、开发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及经费支持。
本次会议为研究人员、科学家、医生等提供了一个国际性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发展平台,推动了区域及国家的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水平提升,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还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对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