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第27届亚太区域会议 | “肠治久安”,探索AD研究新进展与临床治疗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10-30 17:26 浏览量:7
前言
10月24-27日,“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第27届亚太区域会议暨2024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年会(ADC)”在历史古城西安盛大召开。该会议由诸多在推动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与护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机构联合举办,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支持。在“参与、合作、进步”的主题下,本次会议研讨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在痴呆防治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临床诊断技术、全新治疗理念与治疗药物、社会面防治和照护服务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全球在这一重要领域的进步与创新。
会议召开期间,医脉通特邀大会主席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解恒革教授、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系Sangram Sisodia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杜怡峰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况伟宏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其在AD早期筛查和诊断、靶向脑肠轴药物的疗效机制以及真实世界临床治疗经验等方面的关键发现与思考,以期传递前沿新知,促进AD早期精准诊断与治疗策略的进步。
参与是力量汇聚,合作是目标形成,进步是终解之道
AD是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最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AD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D已成为影响社会健康的重要议题。解恒革教授指出,近年来在AD及相关认知障碍的社会行动纲领、医学科学发展、社会服务支持等全方位的进步下,AD临床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及整合医学等方面获得了突出进展与成效。回顾近20年AD领域发展历程,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得益于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参与是力量的汇聚,解恒革教授强调,唯有广泛参与,跨领域、跨部门的协作和协同,才能汇聚各方面的力量。
然而,目前由于各地在痴呆防治工作中的不平衡以及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各成员国之间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存在一定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解恒革教授呼吁,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制药企业及政策制定者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全球痴呆防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进步是最终解决之道。解恒革教授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我们必须拥抱这个充满新奇和挑战的时代,但这也可能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需要更好地引进其他一些科研成果,包括肠道微生态等整合性技术等等。任何一个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最基本的临床和护理,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临床与护理基础,我们才有机会和条件在新兴领域实现突破,以验证这些成绩。
血液标志物发现迎来突破进展,中国AD血检走向全球前列
杜怡峰教授指出,近年来AD的治疗和诊断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AD的修饰治疗和早期诊断技术亟待提高。目前,AD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分析和淀粉样蛋白PET成像,这两种方法存在创伤性操作和成本高的问题,导致患者依从率低,筛查领域的推广受限。造成一些早期患者未能及时诊断,错失了最佳治疗机会。
2024年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最新发表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分期的修订标准(2024年)》,为AD早期诊断指出了新的方向。新版指南突出强调,外周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脑脊液开展AD生物标志物的诊断,尤其是磷酸化Tau蛋白217(p-tau217)指标,其检测结果已被证明可以与临床金标准PET成像相媲美。这一重要进展不仅降低了诊断的成本和创伤,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率,将较大地推动AD筛查和诊断。
杜怡峰教授还特别提到,中国在AD血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包含p-tau217在内的六项AD血液检测试剂盒今年已获批上市,并开始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展开应用。这些新型血检标志物的使用,不仅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性,杜怡峰教授认为,这一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未来,结合血液检测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我们可以期待更大规模的早期筛查和干预,从而有效减缓AD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充分证据支持甘露特钠疗效机制,脑肠轴开辟AD治疗新路径
对于AD这一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对其病理生理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和机制见解,但目前针对Aβ单一靶点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近年来,通过靶向脑肠轴,抑制神经炎症,系统治疗AD的新策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本次大会上,Sangram Sisodia教授重点解析了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及治疗前景。Sangram Sisodia教授说道:“科学是一系列和平的插曲,每一次世界观的更迭都意味着另一种世界观的替代。”这一思想来源于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他曾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著名的“范式转换”概念,强调科学发展并不是线性积累的过程,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变革和替代。Sangram Sisodia教授指出,肠道菌群正在引起脑科学的根本性革命,基于脑肠轴理论研发的甘露特钠有望把AD治疗策略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近年来的研究为甘露特钠靶向脑肠轴抑制神经炎症的作用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在AD病程不同阶段的独立动物模型治疗中,甘露特钠显示出显著抑制与疾病相关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炎症的效果。这些研究分别由Sangram Sisodia教授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David Holtzman教授独立完成,两所高校展开的一系列实验使用不同的动物模型,并对这些动物进行了不同疗程的甘露特钠治疗,以此探讨其对肠道菌群、小胶质细胞表型和Aβ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甘露特钠可靶向“肠道菌群-小胶质细胞-淀粉样蛋白轴”,在Aβ沉积开始时或在Aβ沉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后给予甘露特钠治疗均可降低神经炎症和斑块病理。这两项独立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入验证了发表于Cell Research上甘露特钠靶向脑肠轴系统治疗AD的III期临床研究成果。
甘露特钠上市后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从未使用过标准AD治疗药物的轻中度初治AD患者,甘露特钠单药治疗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获益持续高于基线水平,安全性良好,且在早期患者中观察到呈现逆转病程的趋势。
病情稳定逆转引关注,真实世界甘露特钠展现积极效果
AD机制复杂,单一作用靶点的药物难以发挥明显效应,加之干预时机通常较晚,一旦AD患者进入痴呆中晚期就不可逆转其病理进展。况伟宏教授指出,早期诊断促使AD患者的治疗窗口前移,对于病程控制甚至逆转至关重要,早诊早治更有机会控制甚至逆转病程。
在谈到靶向脑肠轴药物甘露特钠时,况伟宏教授表示,该药物从整体观的视角审视AD的发病机制,已经逐渐成为探索AD治疗的新路径。甘露特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抑制神经炎症,展现出对AD病程的积极影响。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初步显示,靶向脑肠轴的治疗在部分患者中展现出病情稳定甚至逆转的趋势,这无疑为A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况伟宏教授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精神科至今已有近600位患者使用过甘露特钠,结果显示该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相对较少。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记忆力、语言表达、定向力以及情绪、睡眠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有所改善。况伟宏教授强调,这些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为甘露特钠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语
回顾近期召开的两场重要学术会议——“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新策略论坛”和“第四届脑肠轴与AD论坛”,我们清晰地看到,脑肠轴已成为当前AD病理机制探索中的一个备受瞩目的主流方向。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开辟了广阔的可能性。我们呼吁科研界与临床界回归科学本质,以理性与开放的态度面对挑战,鼓励医学的创新与突破。唯有如此,才能加速满足尚未解决的临床需求,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但我们坚信,科学的力量将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根据解恒革教授、杜怡峰教授、Sangram Sisodia教授和况伟宏教授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