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失灵,身体易垮!闻不出味和139种病有关
发布时间:2024-11-01 15:35 浏览量:7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副研究员 徐凌志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欧阳云霜
鼻子不仅能闻出气味,还能“闻到”未来的疾病风险。以往就有研究发现,医生可根据老年人的嗅觉能力来预测他们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最近,发表在《分子神经学前沿》的一项研究指出,嗅觉受损与上百种疾病有关,它或许是疾病早期检测和预防的有效工具。
为探索嗅觉与疾病的关系,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系的科学家对相关论文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闻不出味影响着139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焦虑症、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过敏、哮喘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等。研究还指出,嗅觉功能障碍通常是多种疾病的前兆,例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嗅觉丧失,抑郁症、重大心血管事件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前期表现同样伴有嗅觉下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副研究员徐凌志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嗅觉能够充当健康“报警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炎症因素。嗅觉对身体的影响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有研究发现,嗅觉丧失与体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增加相关,可提高身体的炎症水平。以上139种疾病也与炎症反应相关。
神经因素。嗅觉系统在解剖学上具有独特性,它有一条直接投射到参与记忆的脑区的神经通路,嗅觉失灵后,记忆力也受损。研究也确实发现,嗅觉丧失与多个大脑区域退化有关,这些区域对记忆获取和处理至关重要。徐凌志说,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嗅觉能力的退化会伴随着认知能力退化,应该与嗅觉丧失导致大脑中灰质和白质的显著损失有一定关系。
环境因素。一些环境、生活因素会同时导致嗅觉丧失和疾病,比如吸烟、空气污染、药物、压力、更年期、酗酒、呼吸道感染、头部创伤等。虽然“闻不到”和“疾病”同时发生,但某些情况下,嗅觉下降会加剧健康问题。
如果嗅觉是影响、诱发疾病的风险因素之一,那么通过改善嗅觉,就有可能预防这些疾病。据论文介绍,现有的约20项研究表明,增加嗅觉刺激确实可以改善记忆力。2023年《老年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经常接触精油,闻不同气味,能平衡神经递质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减少氧化、增加神经保护因子等,进而起到改善记忆、减少神经元损失和降低β淀粉样蛋白水平(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的作用。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5个月内,每天两次使用4种精油气味来丰富嗅觉体验,能显著改善嗅觉功能,提高言语流畅性,患者的抑郁症状也有所减少。另一项研究中,68名老年人每天接触9种气味剂两次,可使认知能力、嗅觉功能得到提升,痴呆状态缓解。有几种植物的气味已在动物模型中被证明具有抗炎作用,如桉树、薰衣草、生姜、柑橘、薄荷和芒果等。
如果之前能够轻易闻到的花香、食物香气等现在变得难以察觉,或难以准确识别各类气味,要有所警惕,情况比较严重时应及时就医。嗅觉缓慢衰退的人,如果希望有所改善,可以模仿实验中的“嗅觉训练”:使用扩香器等扩散装置,每天释放一种气味(能闻到即可,味道无需过浓),嗅闻2小时,每周7种气味轮换,坚持6个月,可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