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床垫骗局”,守牢老人们的养老钱!
发布时间:2024-11-12 14:28 浏览量: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尤其是老年人群体,面临着失眠、关节炎等健康问题的困扰。于是,保健床垫市场屡屡成为诈骗的温床,市场上有有一种动辄上万元的“高科技”保健床垫,被一些商家吹得神乎其神——改善睡眠、强健骨骼,还能治疗不孕不育,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甚至延年益寿……许多老人对床垫效果深信不疑,不顾家人劝阻,不惜动用自己的养老钱购买。
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在辽宁岫岩,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两家涉嫌销售虚假保健床垫的企业进行了查处。报道指出,这些床垫其实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也不高,商家却通过夸大宣传,向老人销售高价床垫,导致许多老人的积蓄被掏空。并且,这些手法并不是新近出现的,而是多年来层出不穷的老套路,却依然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有关部门对于虚假宣传的法律法规已有一定的制定,但由于执法力度不足,很多保健床垫企业仍能在法律的漏洞中游走。一些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对虚假宣传的查处反应迟钝,往往是在舆论压力下被迫介入查处,形成了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状况,未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扩散。同时市场上缺乏针对保健床垫的权威评估机构,消费者很难找到可靠的信息来判断产品的真实效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虚假宣传得以滋生与蔓延。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相对脆弱,缺乏对产品成分和效果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对健康的渴望常常使他们在面对这些“奇迹产品”时,容易受到诈骗商家的误导。商家往往会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恐惧和焦虑,夸大产品的疗效,营造出一个“救命”的形象,令老人在购买时忽略了理智的判断,虽然缺乏科学依据,却能轻易打动追求健康的消费者。
骗子的业务流程已经相对成熟,一方面通过“旋磁”等虚伪科学的包装,宣传为“根据最新医学研究”设计,包括床垫对照明灯泡的影响等特异功能,来进一步迷惑消费者。另一方面,采用诱导性的营销手法,如限时折扣、赠品促销等手段,快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营造紧迫感和稀缺性,使消费者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策,给他们造成一种“错失良机”的心理压力。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保健产品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特别是涉及到健康声称的产品,要求商家提供科学证明,规范厂家在产品宣传中夸大和误导消费者。增设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针对市场上虚假宣传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屡次违规的企业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甚至吊销其营业执照,从根本上震慑不法行为。建议建立专门的市场监督机构,专责保健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市场上的保健床垫进行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其真实可靠,并发布相关报告和警示,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
开展防骗知识普及活动,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定期邀请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帮助老人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与消费观念。同时多开展宣传活动,包括社区活动、发放宣传册、举办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普及常见的骗局类型、识别方法和如何有效应对诈骗。建立方便快捷的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对可疑的商业行为和诈骗行为进行举报,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对举报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向公众发布警示信息。
提升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家庭应该定期开展关于健康知识的讨论,尤其是涉及保健产品的选择和识别。培养子女关注的意识,鼓励子女多关心老人的购置需求,及时分享诈骗信息,提高老人的防骗能力。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发挥社区的力量,建立老人互助小组,鼓励老人之间分享经验与信息,共同抵制诈骗。引导老人理性消费,提倡老人理性看待健康产品,谨慎选择,凡是宣称“包治百病”的产品都应提高警惕,冷静评估产品的宣传内容、查阅相关评价及第三方检测信息,避免冲动消费。
保健床垫骗局背后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现象,反映了市场监管的不足、消费者心理的脆弱及社会支持的缺失。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消费者防骗意识、强化社会支持网络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消费环境,帮助他们远离诈骗,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面对未来,保障老人的健康与财富安全是每个家庭和社会都应尽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