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来袭?医生:3个习惯或是 “帮凶”

发布时间:2024-11-18 16:47  浏览量: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李大爷,您的记忆力变差,不一定是因为年纪大,有些生活习惯也是‘帮凶’,咱们得找准问题!

医生张琳看着李国华的体检报告,语重心长地说道。

李国华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平时闲不住,不是在家看书写字,就是在小区带孙子。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他早晨起床总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起初他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疼得厉害,他赶忙去了医院做体检。

一番检查下来,医生告诉他:“肠胃确实有些小毛病,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认知功能测试结果偏低。”这让李国华有点坐不住了。

他赶紧问医生:“我是不是要得老年痴呆了?”

张琳医生摇了摇头:“痴呆倒还谈不上,但您的记忆力下降确实要引起注意。

张琳医生耐心地解释:“记忆力下降是很多老年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脑细胞的老化确实有关。

但有些人的认知能力退化得特别快,这往往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生活习惯?那我平时吃好喝好,身体也没啥大病,怎么记忆力会这么差?”李国华皱着眉头,有些不解。

张琳医生笑了笑:“吃好喝好固然重要,但有些不良习惯却在悄悄侵蚀大脑,让它‘未老先衰’。”

张琳医生提到,李国华最近常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刷手机,看新闻或追剧,导致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

而长期缺乏睡眠会直接影响大脑海马体的功能,这是掌管记忆力的重要区域。

医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优质睡眠,而老年人至少要保证6-8小时。

如果睡眠时间不足,大脑无法完成垃圾代谢,神经元连接效率也会下降。

一项对3000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比睡眠充足的人高出50%。

“您经常晚睡,白天还喜欢补觉,这种作息很伤脑的。”

张琳补充道,“规律的作息比补觉更重要,每晚10点到凌晨2点是深度睡眠的黄金时间。

“李大爷,您平时除了在家带孙子,还有什么运动吗?”张琳医生问道。

李国华挠了挠头:“没啥特别的,顶多每天遛弯半小时。”

张琳摇了摇头:“运动量太少了。久坐会让血液循环变差,大脑供血不足,记忆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运动的好处: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脑部供氧量,还能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分泌,延缓脑细胞退化。

数据支撑: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比久坐者慢30%。

张琳建议:“每天可以试试多快走一会儿,或者做些简单的体操。

哪怕是上下楼梯,都比一直坐着强。”

“您平时是不是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张琳问。

李国华点了点头:“没错,我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糖茶,饭后还爱来点糕点。”

张琳叹了口气:“长期高糖饮食是记忆力下降的大敌,很多人都忽视了。

危害原理:高糖饮食会引发全身性慢性炎症,大脑也不例外。长期高血糖还会损伤脑血管,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

研究数据:哈佛大学一项对6000人的追踪研究发现,长期高糖饮食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两倍。

张琳提醒道:“控制糖分摄入并不是完全戒糖,而是减少精制糖,比如甜饮料、糕点。

可以用水果或天然甜味剂代替。”

听完张琳医生的分析,李国华一边点头,一边问:“那有什么办法能改善我的记忆力吗?”张琳给出了以下建议:

做数独、拼图、下棋、记单词,这些活动能刺激大脑,提高认知能力。

研究表明,每周进行至少3次“脑力运动”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降低30%。

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试试太极拳和八段锦,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刺激脑血流。

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核桃、西兰花;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神经修复。

制定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睡前远离手机和电视。

为了让李国华更有信心,张琳医生还分享了另一个病人的故事。

刘大妈今年70岁,两年前记忆力下降严重,甚至连门钥匙放在哪都经常忘记。

医生建议她调整生活方式后,她每天早睡早起,坚持快走,并减少甜食摄入。

一年后,刘大妈的认知测试分数从55分提升到了75分,记忆力明显改善。

李国华听得连连点头:“看来真得好好改改我的习惯了,不能再让自己糊涂下去了。”

张琳医生解释,高糖饮食不仅会引发慢性炎症,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与大脑海马体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未来,科学家或许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通路来改善认知功能。这是否能成为治疗老年痴呆的新方向,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李米.老了才会得“痴呆”?记忆力下降就是“老年痴呆”?[J].科学大观园,2024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