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即将跑出国内 “数字医疗第一股”?两位脑科学博士携手创业治疗认知障碍,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发布时间:2024-11-04 17:52 浏览量:1
橙柿互动 记者 万禺
提起认知障碍,相信大部分人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被称为“脑海里的橡皮擦”的病症,如今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近年来,该病症发病的年龄段在往低龄扩大。由韩国女星孙艺珍主演的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就讲述了年轻的秀真(孙艺珍饰)在得了阿尔兹海默病后,脑海中就像有块橡皮擦,将她的记忆不断擦除。
被俗称为“老年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未有治愈的方法。作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其主要特征包括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重症患者会无法辨认朋友及家人。
面对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脑部疾病,近年来,国外兴起了被称为数字疗法的医疗科技新概念。通俗来讲,数字疗法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临床评估的软件直接向患者提供医疗干预,以治疗、管理和预防各种疾病和紊乱的新型医疗手段。
目前,国内也有一款基于前沿脑科学、结合最新IT技术打造的数字疗法产品——“六六脑”。该产品通过科学健脑的训练系统,可以帮助脑疾病的患者功能康复。
研发“六六脑“产品的公司叫浙江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动极光”),由多位海归脑科学博士发起成立于2012年。近日,脑动极光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这意味着,如果登陆港交所成功,脑动极光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内 “数字医疗第一股”。
脑科学博士创业,绍兴创业公司最新估值近27亿元
脑动极光是一家位于浙江绍兴越城区的公司,由一批对脑科学领域有兴趣的科学专家及初始投资者组成。其中,公司带头人王晓怡和向华东均深耕脑科学领域,对于脑科学的应用前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王晓怡是宣武医院博士后,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中科院心理所硕士以及北师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向华东是荷兰Donders脑认知与行为研究所博士、世界最大中文脑科学专业网站“我爱脑科学网”创始站长。
王晓怡和向华东两人是国内最早一波接触脑科学领域的学生,都曾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多年的专业积累让两人意识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部疾病或高危发病人群对科学有效的大脑训练方案有巨大需求。于是,2011年,他们通过在与脑科学研究相关的线上社区相识,带头人是王晓怡与向华东,参与者兼初始投资人包括叶百园、袁藝、高玉立和王清泉。
2012年,脑动极光顺势而生。
彼时,数字疗法在全球范围内刚刚处于概念阶段,脑动极光已经开始着手研发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六六脑”。成立的头三年,公司没拿下任何融资,直到“六六脑”初具模型后,2015年3月,上海飞马旅和中卫成长以现金对价256.4万元进行天使轮投资,增资价格15.67元/注册资本,脑动极光投后估值3662.85万元。2023年,脑动极光完成4550万元C+轮融资后,对应的投后估值约为26.91亿元。
研发产品,就用了近10年
据了解,脑动极光的核心产品六六脑是一款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也是中国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
围绕其核心数字疗法产品“六六脑”, 2020年,脑动极光的核心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范围扩展到八个适应症,包括血管性认知障碍、阿尔兹海默病、失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ADHD及自闭症,且其软件系统已纳入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除了六六脑系统,脑动极光还开发了三款其他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BCAT”)、认知能力补充筛查和评估软件(“SAS”)、认知障碍治疗软件(“ADHD软件”)。ADHD软件还于2022年获得欧盟CE标志并获监管批准。此外,还有六款候选产品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或注册过程的不同阶段。
光研发这些产品,脑动极光就用了近10年时间。
因此,公司创始人之一王晓怡曾表示,“公司前面将近10年,一直在埋头做产品研发、临床验证、标准制定、学术发表、基金申请等铺垫工作。数字疗法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向医院、患者、保险机构等提供持续的数字化服务。需要算力强大的后台以及持续迭代的研发提供滚动支持。只有真正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商业化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头部大厂纷纷布局,但仍面临商业化挑战
截至2024年10月22日,脑动极光医疗已帮助超过120家医院在中国建立认知中心,包括多家获得国家卫健委所设置的各个医学专科“国家医学中心”认证的领先医院。此外,脑动极光医疗的系统已纳入中国30 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脑动极光医疗也是国家卫健委所发起项目的首家承办单位,公司在该项目下的任务是帮助国家卫健委在全国推动2100多家公立医院建立认知中心,并促进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的发展。
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2.6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人民币10.47亿元,2030年将增至人民币89.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97.4%及53.5%。
尽管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前景较为可观,所处该领域的脑动极光也是2022年中国市场该领域商业化收入最高的公司,但公司整体仍未实现扭亏。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创始人之一向华东离开了脑动极光,并转让直接持有的全部股份,而永泰生物董事长谭铮作为投资人加入脑动极光。
招股书显示,财务方面,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以及2024年截至6月30日,脑动极光医疗实现收入分别为229.9万元、1129.1万元、6720万元以及5188.7万元;同期,公司分别亏损6.98亿元、5.02亿元、3.59亿元以及1.14亿元。
具体上,公司的收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医院进行认知测评及干预,使医院能够利用系统对其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及干预;二是向研究机构提供的研究项目服务;三是在院外对个别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前面二者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作为一个新兴医疗保健技术领域,数字疗法赛道备受关注。但直到现在,数字疗法仍面临商业化挑战。
和至今未实现扭亏的脑动极光相比,其“前辈”的日子也不好过。
2021年6月,“数字疗法第一股”Pear Therapeutics上市;2023年4月,申请破产倒闭;一年后,另一家明星数字疗法企业Better Therapeutics也倒下了;6个月前,Akili选择卖身,退市私有化。
至此,海外数字疗法三剑客全部沦陷。
本质上,数字疗法的兴起主要是因为传统医疗手段存在短板,不同于吃药、打针、做手术等传统疗法,数字疗法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声音、光线、电流、磁场等方式实现疾病预防、诊断、管理及治疗。作为传统治疗手段的补充和优化,触达传统行业无法涉及的院外健康管理部分。但是,对于这样枯燥且持续周期长的治疗方式,鲜少有人能够坚持下来。
这也是所有数字疗法企业商业化困难的痛点。因此,数字疗法企业的营收并不及外界预期。
不过,虽然所处该领域的企业盈利之路尚任重道远,但国内正有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主体纷纷投身其中、逐步找准自身定位,大量数字疗法企业迎来了新发展。
比如,头部大厂如腾讯在做阿兹海默病防治,三七互娱在做孤独症儿童辅助训练游戏,世纪华通以及波克城市的治疗儿童多动症和斜弱视的游戏产品已拿到国内二类医疗器械证。
互联网企业另一巨头阿里巴巴,也在不断探索数字疗法的商业模式。
去年11月16日,支付宝与芝兰健康、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合作的创新项目正式启动运营,通过在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成功上线“睡眠健康专区”,帮助支付宝用户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及诊疗,提供包括睡眠自测、仪器监测、专家咨询以及针对慢性失眠的一线治疗方案。
另一家互联网大厂京东则在去年7月,旗下京东健康自主研发的两款数字疗法产品“皮肤图像处理软件”和“睡眠监测数据处理软件”,已获批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
当前,全球大约有40家获得FDA批准的数字疗法的参与者,中国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随着AI技术及大数据的发展,数字疗法也有望创造出更多创新、有效的产品,而脑动极光也是中国首家将AI技术融进脑科学的企业,这也是脑动极光充满前景的地方。
责任编辑:薛永军 审核:陈欣文 朱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