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一定要切吗?看看中医是怎么治的,2个月后结节变小了
发布时间:2024-12-04 16:59 浏览量:3
不少中老年人在应对诸如腰酸背痛、消化不良、睡眠不佳等常见病症时,往往偏好中医治疗手段。然而,一旦在体检中查出磨玻璃结节,患者们便容易陷入困惑与纠结之中,觉得这似乎是西医主导的治疗领域,难道真的只能选择手术切除这一条路吗?
在此分享一个真实案例,一位患者经过2个月的中药调理后,肺部磨玻璃结节出现了显著变化。
张先生今年 50 岁,一直对中医的养生理念颇为认同,平日里也会依据中医建议调整生活方式。但当得知自己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后,他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怀疑中医对这类结节是否有效,另一方面又实在不想轻易接受手术。于是,他带着检查结果来到了中医诊室,期望能得到一些不同的建议。
检查报告显示:右肺中叶可见磨玻璃结节,大小约 8mm×6mm,密度较淡,边缘尚清晰,未见明显毛刺及分叶征。
尽管结节尺寸不算巨大,但张先生依旧十分担忧,害怕结节会逐渐恶变。他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要么通过中药治疗使其好转,要么就只能考虑手术切除,毕竟心中的这块大石头一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医生耐心地向他解释道:
磨玻璃结节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一种积聚之症,是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加上体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肺部逐渐积聚而成。在磨玻璃结节较小时,肺部功能可能受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结节持续发展,无论是增大还是密度增加,都会进一步阻碍肺气的宣发肃降,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那些长期吸烟、接触粉尘污染、情志不舒以及正气虚弱的人群,更容易产生磨玻璃结节。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在治疗磨玻璃结节时,并非仅仅着眼于肺部本身,而是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肺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脾与肾。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肾主纳气,若脾肾功能失调,会影响肺部津液的代谢与气机的升降。所以往往需要肺脾肾三脏同治。
中医治疗磨玻璃结节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的。张先生属于肺气不足、痰瘀互结型。针对他的情况,治疗方案以补肺气、化痰瘀、散结聚为主。医生为其精心调配了中药方剂,张先生坚持服用了2个月。令人欣慰的是,复查结果显示,原本的磨玻璃结节大小变为 4mm×2mm,且密度明显变浅淡,结节的形态也有好的趋势。
不仅如此,张先生还发现自己以往容易感冒、咳嗽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身体的抵抗力增强了,这无疑是额外的收获,也更加坚定了他对中医治疗的信心。
除了张先生这种类型,还有两种较为常见的证型。一种是阴虚肺热型,这类患者多因体内阴液亏虚,虚火内生,灼伤肺络,导致痰瘀内生而形成结节。治疗应以滋阴润肺、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为原则,选用沙参、麦冬、百合等滋阴药物,配合浙贝母、夏枯草等清热化痰散结之品。另一种是肝郁脾虚型,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互结于肺而发为结节。治疗时需疏肝健脾、理气化痰,常用柴胡、白芍疏肝,白术、茯苓健脾,再佐以半夏、陈皮化痰。
由此可见,面对磨玻璃结节,并非只有手术切除这一单一选择,合理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辨证治疗,同样能够取得使结节缩小、性质改善的效果。另外,若磨玻璃结节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为预防恶变,有三类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第一类是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
这类人群由于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肺部长期受到刺激,极易引发磨玻璃结节的产生与恶变。
他们需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增多、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尽量减少在污染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第二类是长期处于高压、焦虑状态下的人群
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进而影响肺部的正常代谢与修复功能,为磨玻璃结节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类人群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保持心情舒畅,若发现自己情绪波动较大且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寻求心理帮助。
第三类是有肺部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类人群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肺部疾病发病风险,一旦发现磨玻璃结节,其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他们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定期体检计划,除了常规的肺部检查外,还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等更为深入的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提醒:磨玻璃结节患者更要注重肺部养护
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度恐慌。磨玻璃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应与医生深入沟通,了解结节的详细情况,若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等。
预防磨玻璃结节,应重视肺部的保养,远离污染的空气、化学物质等有害因素,同时要注重增强体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减少体内的病理产物积聚。最后要强调的是,如果打算采用中药治疗磨玻璃结节,一定要遵循医嘱,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进行精准用药,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